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提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08:5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提速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务院新闻办28日将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关情况。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中,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是主要任务。新华社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28日将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关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中,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是主要任务。

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

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框架下,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

据了解,在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方面,主要工作包括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研究发展外币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试点。根据国家资本账户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总体部署,逐步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稳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研究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研究探索并适时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加大期货市场发展力度,做深做精现有期货品种,有序推出新的能源和金融类大宗产品期货,支持境内期货交易所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积极发展上海再保险市场,鼓励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的再保险公司,吸引国际知名的再保险公司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培育发展再保险经纪人,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

在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方面,将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为企业并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

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将提速

专家认为,在以建设“两个中心”为核心战略的有效带动下,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将提速,有望率先形成以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内需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发挥带动整个东部沿海及全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任务中,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被浓墨重彩地提出,是因为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债市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发行方式、发行和交易规模以及交易品种上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都有十分明显的差距,导致以股票和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不够发达。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结构,一方面导致企业对银行严重依赖,不利于企业分散融资风险,企业也不能享受到通过公开上市实现股权多元化和接受公众监管的好处;另一方面形成了银行对贷款利息收入的依赖,容易导致信贷风险集中,不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融资结构将大踏步地向直接和间接融资并重的融资结构转变。

期货市场的发展无疑是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与现货市场相比,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不足,导致我国的大宗商品价格只能跟随国际价格变动,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无法在市场上得到体现。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工作任务中,“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格外引人注目。连平认为,这与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企业综合化经营的思路一致,说明上海将作为不同金融领域协调监管的实验田,意义非凡。

有经济学家指出,我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挑战。首先,上海目前的信用环境、法律环境与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相比还有差距。其次,尚未建立起良好的金融人才的激励、评价机制,不利于国际金融人才在上海集聚。创造类似香港的低税率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也能更好地留住金融人才。(记者 高改芳 上海报道)

相关阅读: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望今日出台操作细则

保监会将和上海签备忘录 支持双中心建设 

短线A股仍有投资机会 关注上海本地股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24家 

[博客]张五常:金融中心上海将远胜香港

下一页: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细则即将公布

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细则即将公布

来源:中国证券报

重点在集疏运一体化、综合试验区、航运金融等方面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29日将在上海召开发布会。业内人士预计,上海金融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细则有望于今日公布。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航运中心配套细则主要集中在集疏运一体化、综合试验区、航运金融等多方面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主要围绕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航运服务体系及探索建立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进行布局。

形成综合集疏运体系

据了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对上海港集装箱的集疏运输系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偏重于公路运输的集装箱集疏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上海港发展的需求,优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将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以水路集疏运为主,公路集疏运为辅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综合集疏运体系。

上港集团董秘姜海涛表示,上海航运业务主要来自长三角的腹地资源,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水水中转业务的发展,对上海港的影响重在长远。

优化航运金融发展环境

在发展现代航运体系方面,上海将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我国外贸集装箱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运。如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形成便捷高效的长三角及长江干线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同时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

同时,将进一步优化航运金融发展环境,如允许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金融租赁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业务。在税收优惠方面,对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等。

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在上港集团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上港集团正积极争取洋山保税港区政策落地,以充分发挥洋山深水港区的独特作用,进一步集聚航运要素,进一步做大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业务,吸引更多的中外班轮公司进驻,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的意义在于相关政策措施的先试先行。据悉,目前综合试验区建设将重点放在洋山港税收优惠政策上。如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同时研究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以鼓励在洋山港区发展中转业务 。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真虹表示,洋山港对建设上海航运中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放在洋山港,将使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政策落到实处。“如果强化洋山功能的政策能够最终落地,对确立上海港‘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航运试验区,洋山港如能争取到启运港退税政策,将极大提升洋山港的国际中转量。(记者 徐晓巍)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上海证券市场的新机遇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务院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部署,为上海证券市场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中国证券市场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这几年的改革和进步,为继续推动证券市场市场化、国际化改革,提升市场的法制秩序和国际化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济发展和转型需要证券市场支持

胡汝银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目前上交所的市场规模、股票交易金额已跻身全球先进行列。但是相对于整个国家实体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对证券市场的需要来讲,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整个社会的金融资产还以存款为主。证券市场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他列举了中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的几个弱点:一是按照流通股规模来讲,规模还比较小;二是只有现货市场,没有衍生品市场;三是在现货市场中,股票市场一枝独秀,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规模太小。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在议论上海能否取代华尔街,中国能否取代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对此,胡汝银认为,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短期内取代美国不太可能。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化的强势货币,前提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资本市场必须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当外国的中央银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时候,需要实现资产的组合管理,但目前很难构建一个有足够规模的人民币资产组合进行风险管理。未来要使人民币真正成为强势的国际储备货币,必须要有一个强大而完整的资本市场提供支持,而不仅是货币市场。

胡汝银说,金融危机的一个启示是中国必须加速经济转型,但要实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特别是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支持。实体经济对证券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上海证券市场要为国内一流的工商企业提供做大做强的机会,为更多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并购机会,需要构建功能完善、品种齐全、产品线完整的市场架构。上交所必须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同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目前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市场进入调整时期,给上交所提供了机会。上交所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有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支撑,潜力巨大。目前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统很快就要上线,交易系统的交易能力、先进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如果有一个良好、适宜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大大加快。现在关键是如何把中央的决策变成具体行动,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机不可失。

科学分析衍生产品利弊

相关部门在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规划中,把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列为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胡汝银强调,衍生产品对证券市场功能完善乃至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表现出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对此,胡汝银强调,应该科学、专业、全面地分析衍生产品的功能和影响,不应以偏概全。他认为,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目前发展衍生品市场显得更为迫切,更有必要。

胡汝银认为,次贷危机主要是场外衍生品出了问题,但场内交易的标准的衍生品运作得相当正常,而且为整个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缓解了危机的程度。场外衍生品的主要问题,是近似于一对一的定价和交易,没有充分的流动性,而场内产品如股指期货、期权等,是标准化的合约,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风险小得多,而且没有交收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参与机构也不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来误导投资。

胡汝银认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或ETF期货、ETF期权,是规模巨大的品种,不会出现类似权证那样的恶性炒作问题。在华尔街沉没同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却发展得很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场内产品,特别是股指期货和期权,现在是全球效益最好的交易所,远远超过纽交所。

胡汝银最后强调,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由之路,但首先要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市场,让市场参与者获得足够的经验,熟悉国际通行的各种交易方式,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熟练地驾驭各类复杂的衍生品类投资工具。这样在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时,国内投资者和机构才有足够的能力与国外投资者竞争。要注意国内金融自由化与对外金融自由化之间的相互顺序,在当前市场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之前,发展一个成熟的高度发达的衍生品市场,十分必要。(中国证券报 记者 周松林)

“两个中心”建设推动上海本地股持续活跃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关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新闻发布会今日下午召开,上海本地股或将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两个中心”建设意义深远,受益的上海本地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上海本地股将成为今年区域投资的重点。

昨日,近七成上海本地股收于红盘。在“猪流感”爆发的背景下,上海医药股表现尤其抢眼,上海医药、中西药业双双封上涨停,上实医药、第一医药的收盘涨幅也都超过9%。此外同达创业涨停报收,上港集团、海博股份、龙头股份等个股也都有较为显著的涨幅。

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下午举办关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将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此前在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审议并原则通过。4月23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再出新举措,《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修改稿)经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

上海证券分析师表示,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政策主题正在由行业配置向区域倾斜转变,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在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将会发生很大转变。也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上海本地资产结构理顺,资金与物流相配套,上海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辐射长三角,从这层意义上说,“两个中心”建设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同样值得投资者期待。

市场敏锐的嗅觉自然早已捕捉到“两个中心”建设给上海本地股带来的新增大蛋糕的气味。自去年开始,上海本地股就一直不缺投资者的青睐。

今年以来,随着“两个中心”建设意见浮出水面并最终审议通过,上海本地股更不时占据两市领涨位置。据聚源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昨日,两市仅两只在交易上海本地股累计小幅报跌,占比约82%的个股跑赢此间沪综指31.89%的涨幅,同时超过80只上海本地股今年以来的区间涨幅超过50%,航天机电、兰生股份、鼎力股份、交大昂立、万业企业、巴士股份、上实发展、外高桥、中华企业等个股截至昨日收盘时的股价已比去年年底翻番。

3月下旬,“两个中心”意见审议前后,上海本地股更是经历了一场集体飙升,尽管此后随大盘调整涨幅有所收窄,但3月25日以来截至昨日,累计涨幅超过10%的上海本地股占比仍超过三成。

二季度,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仍受到普遍关注。包括国泰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等基金公司在二季度投资策略中均对上海本地股表示了“好感”;不少券商研究机构也对上海本地股的投资机会给予了重点分析和推荐。

某创新类券商分析师表示,“两个中心”的建设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全局,对相关上市公司来说应是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从长期看部分个股尚未完全反映重大政策利好所带来的成长潜力,因此未来应仍有进一步的表现机会。操作上,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两个中心”建设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对部分估值水平较低,成长性明确的品种予以中线积极关注。(记者 马婧妤)

[责任编辑:ripley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