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武林秘籍”不能用在民众身上(新京报 2009-4-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31:58
“武林秘籍”不能用在民众身上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9-4-23 3:25:05 · 来源: 新京报

■ 观察家
这种所谓的“表面无伤”之手法,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民生艰难,如果真要用这种类似于“武林秘籍”与“一招制敌”的东西,对待生活已经足够艰辛的小商小贩,其心何忍啊。
最近两天流传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被证明确有其事。其中争议最大的那段“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也不是凭空而来,而确实是作为指导城管行动的准则之一,白纸黑字。北京市城管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惊呼:“谁把它弄到网上去了?这些应该是内部的东西怎么能拿到外面去说?”而编撰人之一的高锋也说:“这是断章取义。实际的意思不是这样。”(昨日《南方都市报》)
网民惊呼:敢情要教城管练就武术中的“化骨绵掌”?
笔者读书不成而学剑,学剑不成再读书,虽然两无所成,但两者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的。引发网友热议的这句话从文字角度来说,是否算是“断章取义”呢?高锋先生说:“当初没有将‘禁止把人脸打出血,伤害到身体’之类的话写入教材,是考虑到这样的话过于直白和罗嗦,所以才用了‘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的简洁提法”,“执法人员绝不能向执法对象大打出手,不能把人打得满脸花甚至伤害到违法者的身体,执法不能过度”。原来这是为了控制城管所使用的暴力程度,而并非像网友所说的“以暴制暴、掩饰暴力痕迹”。
但我想,如果真像高锋先生的意思,那“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这10个字其实完全不用这么表述,最简单的表述应该是“不得过度防卫”,而指出对别人的伤害不能在外面表现出来,恐怕既不是最简洁、也不是最合适的做法。而且后面还有五个字叫做“周围不见人”。可是,城管工作的场所都是在闹市区,在荒郊野外对谁执法呢?而在闹市区还要用“周围不见人”的说法来实施所谓的“合适的暴力”,其用心恐怕就真是不堪问了。
这个“周围不见人”是最大的关键所在,有此一语,其他的辩解都是无效的。城管作为一个执法单位,即使在现阶段其法律地位存在疑问的状态下,依然算是代表着国家的权威。那么试问,什么样的执法行为是在“周围不见人”的情况下,用表面上看不到伤情的方式进行的呢?
我所深知的是,这种所谓的“表面无伤”之手法,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高锋先生所说的“言外之意”其实在现实格斗中是不存在的,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外表无伤。这种说法是混淆视听,为这本书中所体现出的杀气找一个借口而已。民生艰难,如果真要用这种类似于“武林秘籍”与“一招制敌”的东西,对待生活已经足够艰辛的小商小贩,其心何忍啊。
但笔者也注意到,这个内部资料实际的曝光者是城管机构的内部人员。如果说在这份材料让人震惊之余还有某种希望的话,这位城管工作人员曝光此材料所体现出的良心,恐怕是唯一的亮点了。仅此一份良心的闪光,就足够让人看到,即使在经过了这种培训的地方,依然有很多人具有着最起码的良知,这也是我们社会能够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
昨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给予回应,承认确有此书存在,但“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中进行统一培训”。如果真是这样,为京城的那些小商小贩们庆幸。但是,一个有违“以人为本”理念的的文本冠冕堂皇地写进正式出版的“培训教材”里,总是有引起人们警惕的东西。
□五岳散人(媒体人)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guanchajia/2009/04-23/008@032505.htm
五岳散人:“武林秘籍”不能用在民众身上(新京报 2009-4-23) 五岳散人:把收礼的灰色地带放在阳光之下(新京报 2009-1-5) 五岳散人:大师的陨落(新京报 2009-6-13) 五岳散人:用危房锻炼孩子“逃生技能”?(新京报 2008-6-4) 谁告诉你外汇储备不能用在老百姓身上 新京报:官员不应向民众表示“寒心” 五岳散人:请公平正义之光照在媒体身上(经济观察网 2010-5-12) 五岳散人:堵住万人“吃空饷”背后的漏洞(新京报 2007-11-26) 五岳散人:当收费成为一种习惯(新京报 2007-7-16) 五岳散人:风光大葬跟孝道无关(新京报 2007-11-19) 五岳散人:禁酒令的政绩账应该怎么算?(新京报 2007-8-15) 五岳散人:深圳涉嫌猥亵女童事件不能成“谜案”(新京报 2008-11-3) 五岳散人:能等来毒奶粉“自投罗网”?(新京报 2010-2-11) 五岳散人:那个灰色的干部(新京报 2010-3-6) 社论:“执法打折”:政府和民众都受伤(新京报 2009-4-20) 哪些人在冬天不能用电热毯 哪些人在冬天不能用电热毯 哪些人在冬天不能用电热毯 “躲猫猫”调查委员会不解散(新京报 2009-2-23) 曾颖:1分钟的“通气会”能让民众的气通吗?(新京报 2009-6-23) 请公平正义之光照在媒体身上_本网评论_经济观察网_2010-05-12_五岳散人 五岳散人:国家赔偿不是在监狱里上班(华商报 2009-4-11) 新京报:警惕把民众往高房价的市场赶(2005-12-23) 社论:政府“还路于民” 民众参与是关键(新京报 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