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浩:权钱交易以“情”做幌更难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2:50
黄玉浩:权钱交易以“情”做幌更难防2008年07月19日 09:49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2008年6月23日,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看守所临时法庭的被告席上,郝万春与张建明并排而立。

郝,公开的身份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而张则是显赫的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

一个作为“黑老大”,一个作为其“保护伞”,同为被告。

相比于20多名“小弟”纷纷“倒戈”将责任推给别人,张建明的一句“我一直很感激他”让郝万春激动不已,并“翻供”称“从没有给张送过钱”。

报恩,一个充满江湖味的词,经过10多年的“礼尚往来”似乎象征了郝张二人的“情谊”。

1986年,沈阳市防暴器材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28岁的郝万春则成为第一批下岗职工,从此“路子广、关系多”的郝开饭店、办汽车坐垫加工作坊,在积累了第一桶金后,瞄准市场需求,经营酒店、歌厅,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顺,郝万春成为那个时代“先富起来的人”。

在一本纪念改革开放的书里,作为第一家破产企业的沈阳防暴器材厂的老厂长石永阶曾说,“我们厂的郝万春,吃苦耐劳,敢想敢干,什么都做,积累了好几百万呢。”

资本的原始积累,要么是艰苦的,要么充满血腥。司法机关的调查显示,自从涉足沈阳市第一批的娱乐餐饮经营,郝万春认为暴力的经营方式才能博得市场的暴利,没有摆上桌面的发家史则是建立在“大片刀”的双刃上,开拓与掠夺并存。

郝万春有钱,张建明有权,各取所需达成常见的“权钱交易”似乎成为可能。

10年,很长,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但郝万春是个有远见的人,懂得投资。“天天请吃饭”与“亏本卖地”其实只是形式的不同,“我做了埋伏,将来有什么事他能帮我”,这才是这个商人的目的。

实际上,郝张关系尽管经历10多年“礼尚往来”的“情谊”积累,但本质上仍是钱权交易,只是这种交易的时间更长,也更隐蔽,甚至都可能骗了自己,比如张建明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很感激郝,只是帮他,是朋友间的往来”,他的论据是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拿郝的钱。

这种交易,以“情谊”做幌,很危险,对那些“性情中”的官员更危险,总是防不胜防。

□黄玉浩(新京报记者,7月16日,新京报报道《辽宁扫灭三涉黑团伙 21名警员涉嫌充当保护伞》记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