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对话的最大成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53:49

Chimerica(中美国)——中美战略对话的最大成果

张宏良

2008-12-8

    又一轮中美战略对话在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的开怀大笑中结束了。作为中美战略对话的最大成果,就是作为独立国家的China(中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Chimerica(中美国)。

    最近一段时间两个人的开怀大笑引起了人们的困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高兴,一个是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另一个就是陈奎元批判的那位准备换装的当代教主。现在人们才明白,让他们开怀大笑兴奋不已的,就是China(中国)的消失和Chimerica(中美国)的诞生。Chimerica(中美国)的诞生,将使主持中美战略对话的鲍尔森永远名垂史册,他单手消灭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完成了当初八国联军不曾完成的任务,至此,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已全部消失。鲍尔森应该自豪,鲍尔森有理由开怀大笑。那位当代教主同样有理由开怀大笑,Chimerica(中美国)的诞生,意味着终于找到了“改革开放”不可逆转的历史方法:把独立的China(中国)变成美国寄生体的Chimerica(中美国),与美国直接嫁接成一体,就像苹果梨一样,再想保持苹果的独立味道已不可能。八十年代那位老教主一直殚精竭虑的子孙后代太平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自然也应该开怀大笑。把中国变成美国寄生体的方法的确是绝妙无比,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电影《地道战》中那句经典对白:“高,实在是高!”本来,中国人的安全观念一直专注于反对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绝然没有想到美国绕过了分裂、肢解等传统制敌方法,直接和中国嫁接在了一起,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率先一体化的两个国家,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欧盟一体化,但是欧盟一体化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平行一体化,像中美两国之间这种跨越时空的内在寄生性一体化,可谓是空前的历史创举。

    看一下中美战略对话涵盖的领域就会发现,除了军队和警察之外,中美两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庄园经济——Chimerica(中美国)经济。Chimerica(中美国)经济具有与以往庄园经济完全相同的特点,就是主子和奴才之间没有任何明确的财产界限,不存在你的或我的财富划分,彼此都在一起生活,唯一的不同就是主子享受、奴才干活。Chimerica(中美国)就具有这样的典型特征:中国生产,美国消费;中国被强制储蓄,美国在透支花钱;中国付出资源和劳动,美国只是印刷美元。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第五轮中美战略对话40项成果的具体内容,自从前期中美战略对话中让外资控股中国银行的内容引起全国人民反对之后,中美战略对话的内容也像WTO协议一样,变成了国人只能猜测的最高机密,除了偶尔由美国媒体透露点儿消息之外,中国人永远也不知道战略对话结束后,自己所在的公司和存款的银行,会继续姓中还是会改姓美国。但是,以往中美战略对话中美国控制中国金融、控制中国产业的基本模式和延续方法,估计不会有太大变化,狼总是要吃羊的。并且从历届战略对话的经济顺序和本轮对话的经济领域来看,也不难知道鲍尔森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最早中美战略对话的主要议题是贸易问题;在打通了中美之间廉价商品的贸易通道以后,主要议题便成为产业问题;在控制了中国产业之后,银行和金融成为主要议题;当银行和金融也被直接和间接控制后,环保和绿色产品问题便又成为主要问题。

    整个过程顺序很清晰,目的很明确,道理很简单,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是要享受中国经济成果,要高质量地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必须保证中国提供的都是在良好环保条件下生产的绿色产品,环保和绿色产品自然就成为最近一轮中美战略对话的主要议题。并且站在Chimerica(中美国)的立场上来看,绿色产品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紧迫地步。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除了有条件消费进口食品的极少数权贵富豪,中国人的绝大多数,天天都在把不知名目的各种有毒食品、有毒饮料灌入自己的肠胃。尽管这种生产方式是美国人引诱的结果,但是美国人却不愿意报应在自己身上。本轮中美战略对话的作用,就是要在中美之间建立一道绿色防火墙,保证各种有毒食品有毒饮料只会灌入中国人的肠胃,而绝不能灌入美国人的肠胃。这是保证Chimerica(中美国)正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himerica(中美国)是美国人的Chimerica(中美国),而不是中国人的Chimerica(中美国);如同庄园是庄园主的庄园,而不是奴隶的庄园,庄园主可以享受奴隶房内的物品和女人,奴隶却不能享受庄园主房内的财富和女人。这就是Chimerica(中美国)基本性质和钢铁规则。

    Chimerica(中美国)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世界一体化进程正在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欧盟那种区域性的空间组合进入了Chimerica(中美国)这种内在的有机组合阶段。Chimerica(中美国)作为世界一体化的更高发展阶段,意味着以往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开始具有了新的历史形式,由最早的暴力控制到后来的经济控制进而发展到今天一体化内部的规则控制。其根本特点就是中美两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按照美国主导的统一规则来运行;美国享有经济发展成果,中国承担经济运行风险和弊端;富裕和文明属于美国,贫穷、堕落、污染及资源崩溃属于中国。伴随世界一体化形成的这种超越旧时代殖民体系的新形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对整个世界社会历史的转变产生了超越人们现有认识方式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带有极端性质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Chimerica(中美国)取代China(中国),把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推入了比中世纪庄园奴隶更加悲惨的苦难境地。现代经济较之中世纪庄园经济的一大进步,就是国民生活状况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逐步改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差别只是改善的程度不同而已。中世纪庄园经济中的奴隶生活,则不可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改善,决定奴隶生活状况的不是庄园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是庄园主的慈悲心肠,庄园主心情好些,赏赐就多些,奴隶生活就好些,相反就悲惨些。但是无论怎样,奴隶的生活都绝不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逐步变坏。而Chimerica(中美国)财富的增长,则是建立在对内部老百姓收入、福利、健康、以及他们生存资源和环境的掠夺上,如同利润增长与成本增加成反比一样,Chimerica(中美国)财富的增长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变化就是这样一种反比关系。这一反比关系把Chimerica(中美国)里的中方老百姓生活,单方面排除在经济发展过程之外,无论经济怎样发展财富怎样增长,Chimerica(中美国)里的中方老百姓也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因为Chimerica(中美国)创造财富的大头被美方(包括西方)资本拿走了,剩下的小头难以满足官僚、买办、权贵和富豪的瓜分欲望,便在全部瓜分完新增财富之后,再想方设法瓜分掉老百姓一部分原有财富。这就是在30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许多老百姓越来越贫穷的根本原因。

    看着照片上这6个中国贫困孩子对美国的巨大捐赠,就知道这6个孩子贫困的根源恰恰是Chimerica(中美国)本身。几个孩子都背负着与他们幼小身材不成比例的巨大背篓,并且除了装孩子的一个外,其它背篓都是空的,可见资源和环境的毁坏,已经让6个孩子找不到能放进背篓的东西了。

    可是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泪流满面的这6个贫困孩子,却对世界上最富有的美立坚合众国贡献出了鬼神皆怒的巨额财富:按照出口商品1∶20的中外利润分配比例,目前中国储备2万亿外汇的同时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贡献了40万亿美元,相当于280万亿人民币,平均每个中国人贡献20多万人民币,上面这6个贫困孩子的贡献超过120万。这还仅仅是一个横断面的结存数额,如果动态计算起来,6个孩子的贡献更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又以各种形式回流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当于人民币超过13万亿,6 个贫困孩子又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贡献了人民币6万元。中国的外资超过6千亿美元,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透露,该公司经营中国不良资产的回报率超过900%,只是没有透露是年回报率还是总回报率,即便按照总回报率计算,6千亿美元外资增值也超过5万亿美元,相当于35万亿人民币,6个贫困孩子又贡献了16万人民币。2006年仅十多家银行股贱卖给外资的差价损失就超过1.7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个孩子又贡献了8千元人民币。

    随便屈指一算,Chimerica(中美国)就从6个孩子身上攫取了超过140万的巨额财富。如果没有Chimerica(中美国),这6个贫困孩子也会像美国儿童那样在迪斯尼乐园的巨大摩天轮上尽情欢笑,可是现在,6个贫困孩子却在发愁去哪儿才能找到足够填满巨大背篓的烧饭柴草。这就是Chimerica(中美国)——美国富人孩子的天堂,中国穷人孩子的地狱。

    另一方面,Chimerica(中美国)在形成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的同时,也为最后埋葬这种新型殖民体提供了一条新的历史途径。如同马克思讲的那样,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手段总是同时产生的,Chimerica(中美国)本身就创造了消灭它的历史手段。就是在经济嫁接的基础上实现文明嫁接,把中国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美国现代的西方文明结合起来,把和谐人性化的东方理念注入竞争扩张的西方文化之中,彻底消除由于私人占有形成的人类经济生活的异化性质,在融合东西方文明优势的基础上,把Chimerica(中美国)变成没有剥削压迫、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强大文明集合体,以Chimerica(中美国)无与伦比的巨大历史力量,推动世界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把世界变成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极少数富人的世界。

    在那个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世界里,我们这6个贫困孩子将会和他们同龄的美国伙伴一样,身穿漂亮的服装,手拿巨大的雪糕,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地微笑。那些心灵已经彻底腐烂、被称为野兽都是对野兽侮辱的权贵富豪,此刻会闪着绿幽幽的恶毒眼光咒骂我们是幻想。不,这绝不是幻想!如果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地理性观察就会发现,由美国推动的正在全世界普及开来的,以共同诉讼制度为代表的新型现代政治文明,最接近于中国文革创造的大众政治文明,或者干脆就是中国文革创造的大众政治文明的萌芽形式。正是美国共同诉讼制度所代表的大众政治文明萌芽形式的出现,才让我们更加确信中国文革创造的大众政治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花园中最为辉煌夺目的灿烂之花。站在Chimerica(中美国)的角度审视世界我们才发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复兴,不再是以往世界强国崛起的旧有历史轨道,不再是强国崛起弱国衰亡的血火循环,中华民族的崛起将伴随着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共同崛起,中华民族将和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托起民族复兴的辉煌太阳!

    中华民族的崛起,东方文明的复兴,美国人性法则的回归,世界和平时代的到来,所有这些都会在Chimerica(中美国)自身的解放中同时得到实现!

 

 

发件人:"韩凯" 加入地址本L_C_addtoaddr | 拒收L_C_refuse 2008-12-30 08:47:42 +0800
收件人L_C_mailto:L_C_colon , , , , , , , , , , , , , , , , , , , 抄送:标题: 各位同仁,请看韩强的文章

评十教授“提振股市”建议

韩强

    2008年12月1日《证券时报》刊登了《十教授上书建议扩大内需把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引起各方面关注,12月8日《股市动态分析》刊登了陈生的文章《十大教授救市谏言被指为弱智》文章说:

  本次“十大教授”中的若干人等,即是当年股改的狂热鼓吹分子。先不说彼等当年鼓吹股改时,怎么忘了“大小非”这一洪水猛兽,似有因当时顾此失彼而“弱智”之嫌,那么既然现今股改已经“功德圆满”,“大小非”的解禁股是否抛售,何时何价抛售已是人家自己的事,何况对价已然支付,也已过了限售期,更何况也有相当“大小非”在股改时即已做出减持价格的承诺,如今再让人家搞个什么价格之上减持与否的“承诺”,怎么看也像是对当初股改的反悔。如果这样的反悔出自小小股民也就罢了,但出自“教授”之口不仅降低了自己身份,也使人怀疑其动机,包括当年鼓吹股改的动机是否真的那么纯洁良善。

  试想,与其政府掏出银子建立“平准基金”,还不如拿这些钱来投资实体经济。毕竟,虚拟经济的股市基础是大至一国,小至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号称“经济学家”的教授们连这个自己天天向学生们讲的道理都一抛脑后,说其“弱智”没准算是轻的。12月11日《新浪财经》出现了《十教授回应股民八大质疑:建言从没提救市二字》,文章说:

    我们有必要强调以下几点:(1)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利益中人,你我都不例外;(2)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振兴中国经济,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呼吁,我们个人的得失就微不足道;(3)我们中的某个人即使有一些股票投资,也是一个普通投资者的权利,就其资金量而言无异于一个小散民,质疑教授们代表利益集团恐怕高估了我们的力量;(4)新浪网民意调查的支持率是85%,表明教授们的建言是充分反映了民意的,也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5)教授们建言的初衷与中央出台的金融九条精神不谋而合,建言中的四条在金融九条中也有所反映,因此建言的内容是与政府决策部门保持一致的。对于这些争论,我的观点如下:

    十教授提出: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要在稳定资本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提倡并鼓励其采用价格锁定而非时间锁定自锁大非,鼓励必要时回购。强调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报和预批制度。

    十教授是希望稳定股市,但是对所谓“大非”的由来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抓住根本问题。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近几年来一些经济学家、甚至管理层都认为是“股权分置”,所以从2005年开始进行“股改”,以为“全流通”就能解决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在所谓"全流通"的股改过程中,各色方案,送股、缩股、权证,再加回购,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个多方博弈的动荡格局中,大股东是交易中必然的赢家,保荐人、券商成了顺手牵羊的得利者,甚至“人神共愤”的黑庄也可凭手中筹码大谋其利。在各种矛盾交织的A股市场中,我们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概念,所谓“全流通”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一、世界上有百分之百全流通的股票吗?

    某些经济学家硬说世界各国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股权分置是中国A股市场的特例。其实这是误导,世界各国都有优先股,优先是是不流通的,所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全流通的股票。只有可流通的股票,可流通不等于全流通。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研究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近两年来,A股市场上流行两个似是而非的概念——股权分置与全流通。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概念模糊,而证券市场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要求我们必须使用准确的概念,在考查世界证券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并没有“优先股”,也没有发行过优先股,在国际市场上优先股和普通股是分置的,所以,A股市场并不是股权分置,而是股价分置,市场割裂,A股并没有价值评估体系,只是按照简单的市盈率发行,形成了高溢价,因此同一公司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价格差距很大,所以,A股市场很担心QDII的资金向外流,道理很简单,如果能买到1.66元港币发行的中石化,谁还买4.22元人民币的A股?交通银行在香港发行价格就很低,一回到A股市场就高价发行。所以,A股市场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谓的“股权分置”,应该是高溢价发行,建立健全价值评估体系,不要再搞市盈率发行,彻底改变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就被ST的局面,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大家想一想,如果“全流通”仍然是高溢价发行,那么,市场会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大股东会利用高溢价发行的巨大差距进行抛售,认购者会受到更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解决的是股价分置,高溢价发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二、A股市场中的利益集团在表演

    表面上看,A股市场中的现象错综复杂,参与者很多,从上市公司到券商、投资基金,QFII和股民,各方面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但是我我们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利益集团在左右市场。

    (1)“保荐人”不承担风险的食利者。保荐人实际是券商,协助公司大股东做方案,当然要赚钱。这是搭试点的车,捞一把。其实公司开个董事会也能出方案,多了这一步,就是照顾券商。有的券商还可以有银行再贷款。清华同方的公关费和保荐费已经花费了1000万元。2003年12月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保荐制度只适用于证券发行上市的行为。《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为规范证券发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经营机构执业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更是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解决股权分置不是新股发行、配股、增发,为什么让保荐人参与?保荐人能做到公平吗?引入保荐人制度实际是为券商谋利益,保荐人分属于券商,实际上由保荐人参与的方案,很可能形成保荐人与董事会的利益关系。由保荐人推荐上市公司,就要收取费用,这就让券商有钱可赚。这是在为券商解困,因为早就有各种中介机构想在模棱两可的股权分置解决试点中捞一把,想利用没有统一方案的所谓“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协商”从中取利。

    (2)权证是上市公司减少补偿股民的工具,同时也是券商炒作的工具。权证并不是创新,国际市场早有了,A股市场在1993年就有,无论炒权证是赔是赚,交易所的手续费照收不误。在所谓"全流通"的股改过程中.有些公司推出认股权证,不仅减少了对股民的补偿,而且乘机圈钱?上交所副总经理刘啸东竟然公开赞扬宝钢的蝶式方案,为什么呢?因为权证交易会带来更多的交易费。

    (3)A股高溢价发行上市公司、承销商、H股获大利,股民承担风险。为什么A股能够高价发行呢?是因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想多圈钱,承销商想多赚发行费,所谓“询价”就成了表面文章,再加上机构投资者抬轿,所以A股闽东电力曾经创出88倍市盈率发行的奇闻。

    大家仔细想一想,在一个封闭的市场里怎么会有真正的市场价呢?所谓“市场化”也就成了高溢价发行A股的代名词。中工国际的发行价竟然达到人民币7.4元,而在香港发行的中国银行却只有2.95元港币。虽然行业不同,从资质来看,哪个股票好一些呢?大家心里都明白。A股发行是以市盈率定价,所以才有闽东电力88倍市盈率的怪事,也才有中石化A股4.22元人民币的高价。而这一切都是在所谓询价、路演的形式下进行的。

    中工国际发行前的总股本为13000万股,发行了6000万股,发起人股东均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也不由发行人收购该部分股份。这就是A股市场的所谓“全流通”,大股东不但高价圈了钱,而且还要继续当三年“暂不流通”的股东,在这三年中,就有可能搞增发。不过三年之后,19000万股票“全流通”,就不会有什么“对价”“补偿”了。大家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内地A股市场是圈钱的乐土。

三、市场割裂A股高价发行,H股低价发行,广大股民做贡献是主要矛盾

    我们知道,2005年前,在香港市场上市的H股都不是全流通的,真正承诺“全流通”的是交通银行,即所谓A+H方式。所以中石化要搞全流通,引起香港投行议论纷纷。明明是H股占了A股的便宜,但是有些人却要求给H股补偿。真正的问题是内地A股与香港H股割裂。这种割裂使得A股高溢价发行,H股低价发行。香港是国际市场,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估系统,所以中石化在香港发行H股1.6元港币,在内地发行A股4.22元人民币。但是分红和投票权是相同的,折算人民币和港币都是每股得到相同的红利,再加上香港税低,同样的红利实际上香港投资者要多得一点。如果投票呢,无论是A股还是H股都是一股一票。

    现在的新股民不了解股改之后,股本的变化。老股民都知道1999年,2001年国有股减持引起的股市下跌。原因是A股改发行时,溢价很高。同时H股是稍高于净产值发行。这次股改,虽然基本上是10送3,实际是补偿30%,但是与流通股发行时的高溢价相差很多。例如中石化的对价方案:每10股流通A股获得2.8股。如果按照A股发行4.22元人民币,当时香港二级市场上的中石化只有1.7元港币,即使10送10,也仍然是H股的成本低,实际上2001年1.7元港币就是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所以A股的高溢价是内地居民不许买H股造成的人为价格,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换言之,A股流通股高于非流通股几倍的价格本身就是人为的价格。那么我们再看,股改后中石化的股本结构变化:

  总股本(亿股) |867.0244
|实际流通A股(亿股) |35.8400
|流通H股(亿股) |167.8049
|限售流通A股(亿股) |663.3795

    其中的限售流通A股 663.3795亿股是股改前没有明确属于A股还是H股的非流通股,股改后明确了属于A股。按照股改的方案,第一年解禁5%,第二年再解禁5%,第三年全流通。也就是将来逐步解禁的非流通股要上A股市场流通。也就是说已经付出A股高溢价的股东们要承担非流通股的风险直接接上市。付出低价的H股却不承担这个风险。这对A股的股东们公平吗?

    很多朋友在问:为什么2008年A股市场跌跌不休,其实很清楚,2005年实行股改,2006年基本完成,2008年“全流通”,现在有多少非流通股要上市,自己一算就明白了。现在,是2008年,按照2005年429通知的规定,全部非流通股都可“流通”,但是在大盘股中,原来既不属于A股,也不属于H股的非流通股划到A股,所以A股市场的套现压力相当大。

    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救股市”,要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措施,实际上不解决A股与H股不同价发行这个主要矛盾,就改变不了A股市场广大股民做贡献的事实,同时由于外资参股我们的国营大企业(包括银行)都是以H股发行价为估值标准,所以大量财富流入了他们的腰包,同一公司在内地高又高价发行A股,使外资成了稳赚不赔的食利者。

四,我建议引入优先股解决“大非”问题

    从2005年5月国家某机构召开征求意见会议时,我就提出"全流通"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应该引入国际上优先的概念解决十多年来的股市问题。
  优先股的特点有:股息率固定;股息分派优先;剩余资产分配优先;一般无表决权。
  优先股主要可以分成几类: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和不可赎回优先股;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和股息率固定优先股。
  优先股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司空见惯,但在我国股份制改革中尚未出现。
  2005年优先股在美国再度受到投资者追捧,投资者希望通过购买优先股在低利率环境中取得更好的收益,并避免受到股市涨跌的冲击。6月大都会保发售了15亿美元的优先股,股息率为6.5%,为有史以来保险公司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先股发行。
  我建议在《证券法》、《公司法》的修改中,对优先股的细则进行补充,在将来的股票发行中,发行适当的优先股,同时这次解决“股价分置”的改革中,也可以引进“优先股”,对于超级大盘股,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的优先股,交给社保基金,这样既有利于做实社保基金,也可以避免直接冲击二级市场。也可采取对应比例的方法,根据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比例,从非流通股中划出相应的比例参与二级市场,例如某公司原来30%流通,就再划出30%参与流通,其余的转为优先股,享受优先股待遇。因为A股市场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情况特殊,所以应该用特殊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也就是说,把国际上优先股与普通股的概念引入A股市场,解决历史问题。

    这个建议说得清楚点,就是用“优先股”锁定40%的“大非”直接划入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