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时代 薛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9:28:10

观众的时代 薛涌  2006-09-13
    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生活的观众”,大意讲现代社会常常把人们转化为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比如,过去过春节大家会在街头庆祝。一些民间的艺术,如狮子舞,锣鼓等等,是一般人都可以参与的。至少大家可以为了赢得参与的机会而竞争。如今,大部分人则坐在家里看电视,完全是个被动的观众。节日的创造者成了节日的消费者。  

    最近有位作者在“纽约时报”撰文,讲了美国的类似问题。比如画画和弹琴的技能,在美国人中已经退化。自建国以来到二战,绘画在美国非常风行,小学就开始教。从1820到1860年,在社会上传播的绘画手册有14.5万之多,而且本本都被反复使用,损耗严重。那时人们对待绘画,如同中国人传统上对待书法,是作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绘画要求人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心灵内达到和谐,才可以画出好画来。唐人讲书法,不也说“心正则笔正”吗?更实际的原因恐怕是,那是没有照相机。人们要保存自己的视觉记忆,必须画画写生。所以,在1870年代,大部分美国中小学生都掌握相当复杂的绘画技巧。 

     照相机的发明,则改变了一切。照相机导致了写实绘画的认同危机。因为不管怎么写实,绘画也赶不上照相。于是,现代派大盛。传统的写生训练,被更自由的涂抹创造取代。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数码时代,凭一个手机就可以保存图像记忆,绘画对许多人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当然,一旦绘画从生活必须之中退出,教育竞争一激烈,绘画作为一门艺术课也被看轻,学校越来越不加重视。几年前就有报道,说美国掌握绘画技能的人才奇缺。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任何产品,都需要靠设计款式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绘画训练缺乏,使得公司找不到设计人才。 

    弹琴也是如此。在没有广播,录音机,和激光唱盘的时代,想听音乐就得自己弹。比如建国之父之一,“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佛逊,一天竟练三小时的小提琴,即使在当总统时也坚持。这当然和他精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口味有关。但是,那时除了自己拉小提琴外,他确实也没有什么别的音乐可以听。 
 
     比起这样的人来,我们现代人在文化上是富足的,又是贫乏的。我开车听贝多芬时常常感叹:一二百年后,汽车和音响技术肯定会换了几代,设计我所享受的这些现代产品的人会变得无足轻重,没有人记得。但贝多芬还是贝多芬!贝多芬死后快二百年,再出不来一个同量级的音乐家。再过二百年,恐怕也不会出现。为什么?其中的一个原因,大概是贝多芬无法打开收音机就听音乐。他必须自己创造。而我们的脑子,早被无穷无尽的光盘所占领,哪里还有自己的音乐生存的空间?所以,现代人对贝多芬的崇拜并不是没有道理。你不管听什么现代作曲家,最后还是会不得不承认,没有一个能有贝多芬十分之一的感染力。 
   艺术创造力的衰退,当然和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专业主义有关。因为现代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最好的图像,最优美的音乐送到你眼前耳边。你自己画出来的画,弹出来的音乐,相形之下就显得太寒酸了。于是,业余主义逐渐消失。然而,业余主义的艺术,是培养人类感知能力的重要传统。比如中国传统中的文人画,书法,就象过去美国的绘画和弹琴一样,都是以业余主义为主流。丧失了这样的传统,人类就短了一根神经。    
       问题:技术是不是导致艺术创造力的衰退?技术导致了专业主义吗?如何借助技术帮助提升发展人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