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44:04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有些人一看这句话,就批评孟子自相矛盾,自己,为人师表却又指责当老师的人,名实不副。其实,孟子指的老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心态---- 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处处教导别人。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有学问,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自信方能自强”,人必须有自信,但过份自信就会成了自大,而忘记了学习,忘记了谨慎,忘记了奋斗。“骄兵必败”的故事,道理雷同。 

自以为是教导别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也扭曲了别人的本性,成了所谓我“屈人从己”。所以我们应该抱着互相学习的精神去提醒别人,而不应一心为自己名声去严斥别人。 

我觉得对这句话最通俗的理解应该是“好为人师的人每每怀有一种忧虑”——这本是为师者自省、自警之语。南怀瑾先生的发微是:每个人包括为师者都有贪、嗔、痴、慢、疑,“好为人师”就是“慢”和“痴”的作用,也就是“贡高我慢”,由我见而来;如果有人以盲指盲、自认高明,那这种“邪师过谬”的恶果将是很严重的! 

尤其是从佛法视野看,如果自认为是老师、自认为有所得而教人家,会出差错的。 
这个差错、这种罪过由谁来负呢?当老师的人自然难辞其咎。 
所以,我们切忌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学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