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与《财经时报》之“恩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15:59
中国农业银行与《财经时报》之“恩怨”
《世界财经报道》( 日期:2008-09-27 11:32)财经头条
中国第一份财经类周报《财经时报》近日发出公告称,该报7月刊发的一篇企业报道被控失实,被上级主管机关认定为违反了新闻宣传纪律,导致失当,上级主管机关决定对该报实施停刊整顿三个月的处罚。据悉,该篇报道是《财经时报》7月11日的《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财经时报》被控报道失实 停刊三个月
回顾新华网当时披露的整起事件,中国农业银行7月15日就有关媒体(指《财经时报》)的《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一文发表声明,表示经过认真调查和核实,该报道内容多处不实。农行称,该文在网络上刊发后,农总行迅速责成农行湖南分行会同常德分行,组成专门调查工作组,就该文中涉及的事件及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
调查表明,中“农行常德分行又一次向长城长沙办违规剥离46.21亿元的不良资产”纯属捏造。经查,自2001年以来,常德农行没有向长城公司长沙办事处及其他任何机构剥离不良资产,也不存在其他城市分行向常德分行划转不良资产的情况。到2008年3月末,常德分行贷款总额为47.7亿元。
农行表示,报道中提及的常德分行的贷款审批权也与事实不符。常德分行没有法人客户贷款审批权,也没有所谓“十多个亿”的贷款审批额度。
另外,农行常德分行负责人从未接到相关媒体记者的询问电话,而报道中涉及的“2007年被农总行开除的原农行常德分行一位副行长”并无其人。报道中提及的“就在4月底农总行接到举报信后,派出专项检查小组”也与事实不符。
农行表示,今年4月份,农总行驻湖南审计特派办曾到常德分行审计,主要审计“可疑账务核实及房地产业务”,属于统一部署的例行审计,与不良资产剥离毫无相干。农行认为,该报道严重伤害了农行的声誉,侵犯了农行权益,对农行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农行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严正谴责。
附1:中国农业银行就财经时报虚假新闻的声明
经查实,2003年至2004年,农行从来没有向任何机构剥离过不良资产,当时该报做了所谓“独家报道”就是假造行为。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只在2000年接收过剥离的不良贷款,从来没有“对价收购”行为。
7月10日,《财经时报》记者崔帆采写的《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长篇报道稿,在网络上刊发后,总行迅速责成湖南分行会同常德分行,组成专门调查工作组,就该文中涉及的事件及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7月11日,该报在其B2版,全文刊登了这篇报道稿,并配发了崔帆的评论文章《谁该为农行违规买单》。
经核实,该报道完全是用谎言炮制而成一篇虚假新闻。主要表现在:
一、捏造事实
一是捏造不良资产剥离事实和数据。该报道称,该报早在2006年底,就对常德分行2003年至2006年期间违规剥离不良资产进行了独家报道,“事隔一年多,正值农行股改全面提速之际,《财经时报》再次独家获悉,今年4月底,有知情人士向农总行举报,农行常德分行又一次向长城长沙办违规剥离46.21亿元的不良资产,目前农总行正在对此事件做详细彻查。”
经查,自2001年以来,常德农行没有向长城公司长沙办事处及其他任何机构剥离不良资产,更不存在其他地市分行向常德分行划转不良资产的问题。到2008年3月末,常德分行贷款总额只有47.7亿元,显然,报道称农行常德分行向长城长沙办违规剥离46.21亿元不良资产,纯属该记者捏造。
二是捏造采访事实。该报道称,“记者致电农行常德分行询问这份巨额不良资产的明细时,该分行的相关负责人以涉及经营机密为由拒绝答复”,“《财经时报》联系到一位因涉嫌违规剥离12亿元不良资产,2007年被农总行开除的原农行常德分行一位副行长,他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内幕,……”,“农总行行长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向《财经时报》透露,……”
经核实,常德分行负责人从未接到《财经时报》记者询问电话,常德分行2007年也没有开除过副行长,农行总行办公室也没有任何负责人接到过财经时报的电话。所以,该记者的所谓采访报道纯属无稽之谈。
三是捏造贷款审批权事实。该报道称,“农行常德分行虽然是二级分行,但当时农总行并没有把贷款审批权回收,二级分行行长一年的贷款审批额度有十多个亿。”
经查,常德分行贷款转授权是湖南省分行,不是总行,因此不存在“当时农总行并没有把贷款审批权回收的问题。” 据湖南分行报告,常德分行不良贷款占比较高,湖南分行没有向常德分行转授法人客户贷款审批权,常德分行根本没有所谓“十多个亿”的贷款审批额度,行长更没有这个权力。
四是捏造检查事实。该报道称,“就在4月底农总行接到举报信后,便派出了专项检查小组进驻农行常德分行。……,但农总行迟迟未对常德农行的再次违规开出任何罚单。”
经查实,常德分行没有再次剥离不良资产的行为,因而不存在“再次违规剥离”的问题,总行也没有收到违规剥离的举报,更没有派出所谓“专项检查小组”。今年4月份,总行驻湖南审计特派办曾到常德分行审计,主要是审计“可疑账务核实及房地产业务”,这是我行统一部署的例行审计,与不良资产剥离毫无相干。
上述报道完全是记者凭空杜撰。
二、歪曲事实
一是歪曲总行领导调研事实。该报道称,“农行常德分行的内部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该行向长城长沙办剥离这笔巨额的不良资产源于农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罗熹对湖南农行的调研”,“3个月清查工作结束后,便产生了农行常德分行向长城长沙办剥离46.21亿元不良资产的结果。这笔不良资产如此庞大,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经查实,农行根本没有向长城长沙办剥离不良资产,因何谈“该行向长城长沙办剥离这笔巨额的不良资产源于农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罗熹对湖南农行的调研。”罗熹副行长赴湖南调研时,主要是听取该行关于法律尽职调查、自有资产确权等股改前的准备工作进展情况,且罗熹副行长赴湘调研时间是2007年6月初,而不是报道所说的2007年9月以后。
二是歪曲违规剥离事实。该报道称“早在2006年底,《财经时报》曾对农行常德分行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违规剥离不良资产进行独家报道。当时,农行常德分行通过私刻公章、复印公章等方式,‘炮制’了资产管理公司核销剥离不良资产所需要的文件,将 12.11亿元的经营损失以正常的呆账剥离。”
经查实,2003年至2004年,农行从来没有向任何机构剥离过不良资产,当时该报做了所谓“独家报道”就是假造行为。虽然2000年农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过程中,对少数债务剥离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但农行已经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但该报将当时存在的部分不规范行为,移植到记者虚构的所谓第二次剥离上。
三是歪曲资产回购事实。该报道称,“《财经时报》在采访过程中还意外获悉,在此次剥离不良资产后,还发生了另外一件蹊跷的事情——该行主动回购资产包,……而长城长沙办收购农行常德分行不良资产的成本非常低,损失类的对价是1%、呆滞类对价是30%。”
经查实,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只在2000年接收过剥离的不良贷款,从来没有“对价收购”行为。虽然常德农行曾在2002年至2004年回购过长城公司的部分资产包,但其起因源于长城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时,部分私营或私人购买者利用剥离贷款资料上的瑕疵,向法院起诉农行。由于多方原因,法院多数判决农行按剥离金额加孽息赔偿社会购买者。常德农行为防止损失扩大,低价回购了长城公司手中的部分资产包。据此,该记者便以违规回购之名嫁接于自己虚构的所谓二次剥离上。
办公室新闻处
2008年7月15日
附2:财经时报关于中国农业银行(2008)102号函的回复
我报于2008年8月11日收到贵行农银函(2008)102号函件。贵行就我报《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的报道动机以及内容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并在基础之上提出了贵行的要求。我报现已全部知悉。
我报十分重视贵行函告的内容,并召集相关报道编辑人员做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我报认为,作为党领导下的主流新闻媒体,财经时报必须正确对待采访对象对于本报编辑工作的意见,采取正确的态度,认真严肃地查明事实真相,辨明是非,认真负责。不回避,不推诿,坚持党的新闻原则和新闻职业伦理道德。
经过认真详细的回顾和总结,本报编辑部首先要向贵行说明的是,报社以及记者个人没有任何不良动机对贵行进行“ 典型的凭空杜撰,捏造事实、虚构情节、无中生有”。根据我报掌握的最初采访情况,本次报道的最初线索来源于贵行内部工作人员。记者在核实该报道线索的过程中,一共从贵行各相关部门的四个新闻源上获得了可以大体相互印证的事实。这些采访过程均有采访记录和相关资料佐证。只是依从新闻职业的伦理要求而在公开报道中隐去其具体的姓名和职务而已。
本报首先须向贵行阐明的立场是,虽然事实细节或许与全部事实有所出入,但报道本身是从正义立场出发,而非恶意做为。因贵行在报道刊出之后函告了相关宣传管理部门,因此,本报已就采访过程向上级主管部门做了说明。
贵行在函件中表明,就此报道贵行组成了“专门调查组”进行了核实。对于贵行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本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钦佩。我报一致认为,作为新闻媒体应该认真学习贵行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为此本报决定另派其他记者编辑全面复查关于本次报道,(原报道记者崔帆应在复查过程予以回避)本报向贵行保证,如复查结果证明报道系全部错误,本报将以负责任的态度承担应负之责任。同时,在复查过程中,本报愿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一并送与贵行进行参考。
贵行在函件中提出三项要求。我报已经全部知悉,并表示高度重视。我们将根据复查情况和结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决定。
最后,我们感谢贵行善意地对财经时报提出给善意的批评指正,贵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本报的编辑记者队伍是一种榜样。本报希望在正确处理此事的基础之上,与贵行加强沟通与合作,并期待与贵行建立正常和良好的关系。
财经时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