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开稀土矿山生产 轻松打破“中国垄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10:49
美国重开稀土矿山生产 轻松打破“中国垄断”
2010年12月28日 07:45国际在线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77条

美国专家察看本国的稀土矿山(资料图)
12月20日,接受了日本参股的美国联合石油集团钼公司(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矿即将恢复开采。业界在评估了该公司生产潜力后,认为只要澳大利亚矿产公司也加入到增产队伍当中,中国对稀土贸易的“垄断”不久即将打破。这样的说法比起前些天的口诛笔伐变了调门,西方国家终于承认只要自己肯生产,中国就垄断不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垄断”地位这样被轻松打破,中国人还能拿他作为“政策工具”(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语)来要挟西方世界?
谁制造了“中国威胁”
说起帕斯山,在上个世纪可谓大名鼎鼎。1949年探明的帕斯山矿床矿脉厚度达2.4公里,1951年被Molycorp公司购买后,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年产4万多吨的超大型稀土矿。考虑到当时世界的稀土需求远小于今天,一个帕斯山几乎可以满足整个世界的有效需求。美国在那个时候稀土供应垄断者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到了2002年,该矿山因为疲于应付加州民众的一系列环境污染诉讼,开采活动才戛然而止。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年的美国内外,帕斯山的沉寂并没有引起任何战略方面的担忧或舆论的质疑。从环境角度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因为执行了比美国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早已对粗放式的矿山开掘工作叫停。而从供应角度看,印度、越南、俄罗斯这些潜在的稀土供应国,因为稀土资源供应量过大、相关贸易低价位运行等原因,对稀土开发工作缺乏足够的兴趣。
也就是说,稀土资源的拥有者们,无论穷富在当时都没觉得自己不生产会带来什么了不得的“战略威胁”。而管制一度较为疏松的中国稀土,是在无人竞争也无人喝彩的情形下担当了“垄断供应商”的角色。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稀土虽然号称“工业黄金”,其实从市场价格上看说它是“工业萝卜”倒更贴切。中国之所以能够“垄断”,并不是靠有意的低价倾销战略做到的,而是小矿床长期自相残杀、过度开采造成的。中国以占全球储量36%的肩膀,却担负了世界95%的需求。究竟是中国的被动独占市场是恶意,还是西方世界使够了、用足了还往家大肆囤积才是恶意?这样的说辞都会在帕斯山重见天日时烟消云散,因为只要帕斯山的稀土一朝外卖,整个世界就会知道中国稀土以前的价格对世界工业发展有多大贡献了,也会看到破除所谓“中国垄断”是多么容易而又荒唐了。
<<上一页 123 ...910下一页>>
欢迎订阅凤凰网军事电子期刊
网罗全球军情,直击冲突现场,尽在手机凤凰网。

分享到:凤凰微博人人网

美国专家察看本国的稀土矿山(资料图) 12月20日,接受了日本参股的美国联合石油集团钼公司(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矿即将恢复开采。业界在评估了该公司生产潜力后,认为只要澳…'),'_blank','scrollbars=no,width=600,height=45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 void 0;">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说美国不应把中国当作替罪羊
垄断手段应该有利於国计民生
中国“稀土战争”的来龙去脉
美方威胁要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尹卓:日本对稀土的利用率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