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的命运及法西斯的软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9:48:06

先行者的命运及法西斯的软弱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老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曾令我热泪盈眶,至今记忆犹深:

 

德寇枪杀了参加反法西斯集会的一群青年人,将尸体堆放在广场上,然后架好了机枪,准备枪杀那些前来认尸的公民。面对已经死于暴行的英雄儿女的尸体,人们沉默着。

 

看着自己唯一的孩子躺在那里,钟表店老板谢德眼里充满泪水又燃着怒火。面对德寇的枪口,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第一个走出人群,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走去。在他身后,一个接一个,整个人群都往前走去!德寇开始慌了,无可奈何的下了撤退的命令。

 

谢德和他身后的整个人群,显示了南斯拉夫民族的精诚团结和优秀伟大。如果把背景换成当今中国,谢德的遭遇和下场很可能完全不同。正如一篇评论所感慨:

 

“有的民族不缺少谢德女儿那样以弱躯抗暴的英雄,甚至也不缺少谢德这样敢于哀悼叛逆者尸体的公民,但是却缺少谢德身后跟上来的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的人。更有甚者,谢德背后的人群中会有笑他傻瓜的人,会有急于和他划清界限的人,会有收集他的资料以便邀功请赏的人……,于是,机枪开火了,谢德孤独地死去。”

 

这样的设想颇为切合当今中国的实际。(之所以要强调“当今”,是因为古代的中国人普遍不一样。)如果有谢德这样的“出头鸟”或“先行者”出现,最后的下场难免是孤独地死于“黑洞洞的枪口”。

 

不过,仍有必要“补充”设想一下:即使不缺少谢德身后跟上来的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的人,即使整个人群都往前走去,具有钢铁意志的“推上了保险的”中国枪,是不会惊慌和示弱更不会撤走的。来一个杀一个,来二个杀二个,来三个杀三个,来更多的人杀更多的人,如果整个人群都紧跟上来,统统杀光又何妨?具有钢铁意志的中国枪,对自己的同胞从来没有软弱的时候!

 

回忆起这部老电影中这个场景,一方面感动于谢德挺身而出的壮举,感动于他身后“整个人群”的团结一致义无反顾,一方面不由得感慨于纳粹德寇的软弱----残酷中仍然潜藏着某种人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纳粹的残酷只针对犹太人和异族,绝不施加于自己人身上。)2010-12-26东海儒者余樟法

东海个人图书馆http://donhai5.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