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二代的制度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17:18
警惕官二代的制度化

2010-12-26 10:35:37

归档在 大陆点击 | 浏览 82 次 | 评论 0 条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据媒体报道,一名要到2011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竟然已经被安排进了家乡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普遍紧张的今天,该名大学生凭着“我爸是李刚”式的背景(其父系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尚未毕业就为自己谋得了一个金饭碗,不能不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官二代现象的愤怒。

 

人们愤怒的是,官二代已成为普遍现象。而笔者认为应该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是这种普遍化背后的制度化。许多官二代的产生,并不是少数人私下操纵的结果,而是以现行体制认可的正规程序堂而皇之地进行的。

 

以这次冷水江的官二代为例,其调入就经过了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等相关领导的层层批示,从程序上完全合规合法。据报道,冷水江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在回应记者时还称,冷水江市“常委开会时确实有这么一个决定,就是照顾(各单位)一把手亲属子女工作”,并称“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

 

另外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08年河南省固始县在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老板的子弟。但其程序完全是公开的,第一步是自荐,第二步是县处级、正科级干部和老干部代表人投票,第三步是县委常委等官员集体决定。每一个步骤都采用了平时中国人很少享受的投票程序,不过这种投票权完全在官员们手中。

 

当受尽社会诟病、饱受舆论批评的官二代却能被堂而皇之的制度化下来的时候,不但反映了权力的傲慢,更反映了整个权力制度已与社会脱节。不但反映了官民之间的极度二元分裂,更反映了权力制度在应对这种分裂时的冷漠与粗暴。

 

这种状况,绝不只是少数官员私心膨胀造成的,而是现行权力制度演化与目前社会分裂的必然结果。只要权力不受监督、不受制约,就必然会有以权谋钱、以权谋色、以权谋权,最终导致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朋党、父子之间的私相授受。

 

在以前官民区别不特别明显、社会贫富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官二代现象还不特别明显。因为当官无明显利益可图的时候,做官的老子自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动机让儿子“子承父业”。但当权力垄断一切资源、以权致富成为一条终南捷径的时候,官二代就是做官的老子和想当官的儿子的共同理性选择。而且,目前贫富分化这么大,为了防止既得利益被清算,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让靠不住的别人掌权、特别是别让穷人的孩子掌权,只有权力掌握在自己后代的手中,才是真正的保险。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废除了职务终身制。进入新的世纪,却迎来了事实上的职务世袭制。同一种权力制度,却在不同时候有两种作为,看似令人不解。但想起当时在废除职务终身制度的时候,一些人就以安排儿女工作为条件,也就不令人费解了。在这一废一立的过程中,前后两种事物本来就有着天然的继承与衔接。一个事实是,权力的制度至今未变。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缺乏真正的监督与制约,权力制度的本质将来也不会变。

 

但那些官员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及其后代可以高枕无忧地官二代、官三代,一代一代地“官”下去。民众的信任与委托就像树的树根一样,不但是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也是整个权力制度有效运行的“营养”来源。一棵树如果抛弃了自己的树根,等待它的必然是凋零、腐朽,以至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