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放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14:34

生命的放飞

作者:贝淑萍 -


  
  曾经养过一只鸟儿,一只从野外逮回来的鸟儿。
  刚将小东西安置在鸟笼里时,它极暴躁,一丁点儿响动都会使它在笼子里撞得天昏地暗,不多久,它沉默了,蜷缩在笼子一角,可怜兮兮的。当我去换那原封未动的米和水时,它会冷冷地盯我一眼,目光中满是幽怨悲伤。
  我受不了这小动物让人悚然的眼神,受不了它无声的抗议与谴责。终于有一天,我拎起笼子来到郊外,打开了那早该打开的门,我小心翼翼地捧它出来,在它面前摆上米和水,便躲得远远的。
  鸟儿扑腾着远去了,渐渐从视野中消失,而我那一度沉重的心,也倏地轻松了许多。
  也许,我开始就不该让它离开天空,生活兜了个圆圈,回到了起点。鸟儿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与抗争后,回到了它原来的天地中。
  从那以后,我不再养鸟,我已懂得,鸟的生命,永远属于天空,属于飞翔。失去了翱翔的权力,对鸟来说,生命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放飞,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我又想起另一种鸟儿,没有生命,它的飞翔,全凭人和风的给予,那是纸鸢。
  也许第一个发明纸鸢的人,太羡慕鸟儿的自由自在与轻灵飘逸,于是把自己最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心愿融成一方薄绢,让它带着憧憬与遐想,带着自我慰藉飘忽云间。
  《红楼梦》里有放纸鸢的故事,可见这是早已有之的风俗。在乍暖还寒的春日,金枝玉叶般的小姐们,放下往日的矜持,争着亲近自然。好心的紫鹃想借纸鸢去掉黛玉的病根儿,让我觉得那只纸鸢的不平凡,那上面牵挂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真心的关怀。但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终于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那只飘逝的纸鸢,竟成了她命运的预兆,这又不是紫鹃所能料到的了。也许聪慧的黛玉在剪断鸢线的刹那心已隐约有所感悟。是否也有一根线,系在她的心头,当它眨眼无踪的一瞬,带给她冥冥中的触动呢?
  还有,在那郊外的田野上,丰子恺和他的儿女们,手牵纸鸢,呐喊奔跃于青田埂上。顿时,我觉得一股浓浓的父子亲情,也随着烂漫如山花的纸鸢一起,幸福地弥漫于尘世间,播撒于天地外了。
  同样的纸鸢,却蕴着悲喜不同的命运,它在这些故事中所维系的生命意义,令人感到它的不凡。因此,当我看到春日中放飞纸鸢的人群,也试着去寻觅,其中的黛玉和丰子恺们,是否也正将自己的悲欢系于一线,遥遥送向天外?那么,就让纸鸢带走烦忧,永驻欢笑吧。
  好久没去放纸鸢了,没关系,春天不远了。春日的蓝天下,定有更多的纸鸢飞舞,我信。
  那是生命留给春天的符号啊!
  生命,也是许多段放飞历程的结合。有时起,有时落。
  我们每个人,恰似一只只正在翱翔的纸鸢,在人生这片广阔的天空中尽情舒展,而那维系的线,则牢牢系于母亲手中。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心中早已藏着一个梦盼着有一天不做纸鸢,而成为一只搏击长空的鹰。而鹰,是不能不傲啸于天外的,吸引它的,永远是更高更远的未知空间。于是,那根天地间的线,似乎有些多余。
  然而不!当我们初涉风雨时,那猝不及防的考验使我们的单纯梦想变得那样可笑与不堪一击,我们真正尝到了在狂风暴雨中的飘零滋味,这时,接纳我们的惟有母亲温暖的怀抱,使我们得以积蓄再一次冲击的力量。亲情绞合的线,永远割不断。因此,当终于有一天,纸鸢磨砺成真正的雄鹰时,别忘记那根线和线那端业已银丝满鬓的母亲们。没有她们,孤独的纸鸢怎忍受得了无情的狂风。
  要感谢母亲的放飞,须知这放飞的不易。每次挫折之后,受伤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母亲的伤看不见,留在心里。
  我还想起了那些远赴新加坡的同学们,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放飞,只是放飞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们自己。也许放飞别人容易,而放飞自己到一个遥远的未知地方去,需要极大的勇气。放飞之后的历程与艰辛,只有自己去经历,去体味;而别人永远只能看到成功抑或是失败。
  并非人人都有如此勇气,勇敢放飞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他们懂得,放飞,就意味着少了一分依赖,多了一份责任。
  但愿每个人,都能在每一次放飞的起点,面带微笑;在每一次放飞的终点,说一句“无怨无悔”!
  
  学校:浙江上虞市东关高级中学;导师:叶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