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奥斯卡电影】-《美丽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35:00

         意大利是一个盛产喜剧的地方,天性乐观的意大利人对喜剧情有独钟,《美丽人生》(1998)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风趣的天性。同样是战争题材,但影片显然有意回避了战火,而是选择一处宁静的乡村,讲述一个小丑式的人物的故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去笼罩着整个意大利。

         基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朵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朵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基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朵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基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基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基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一次基多骑车上班无意中撞倒了朵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基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朵拉表白爱慕之情。 

          朵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基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朵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朵拉,引起朵拉的注意,基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笔,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基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基多始终目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朵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朵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基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办和朵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基多所在的饭店。基多巧妙地使朵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朵拉不惜跟母亲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基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基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基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基多和乔舒亚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朵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朵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朵拉被关在女牢里,基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基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朵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基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基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基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打妻子朵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基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 历经磨难的基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

   情节的简单干净,有如主人公基多的性格一样单纯。影片实际上分为两个段落,前一个段落是战前宁静快乐的生活,基多活得很快乐,年轻而无所事事地到处游荡;和朵拉的爱情进展得也十分顺利,看上去基多的运气实在是不错。而到了第二个段落,即战争的来临彻底改变了基多一家人的命运。由于自己的犹太身份,一家人被投入集中营。为了使纯真的儿子免遭“现实”的打击,他给儿子编造了一个看似并不可信的谎言:集中营里的一切都是一场游戏!孩子信以为真,而维护这个谎言的过程便成为基多和观众同样经历的一场噩梦。

  基多的脸上虽然多了些苦楚,但依然保持着他那副憨厚的笑容。如果说前半部故事描绘的是确确实实的美丽人生的话,那么,后半部故事则侧重于讲述维护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美丽人生的沉重的谎言。由笑到哭,由甜到苦,由轻松到沉重,由阳光明媚到暗无天日,转瞬之间让人体会到由喜而悲的滋味,而这也是许多战地喜剧的共通特色。

         影片的积极意义是:主人公基多的乐观主义精神。所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一场疯狂游戏,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他们:热爱生活的人们。就算在集中营里,圭多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只是在给儿子演戏,没有发自内心对生活热爱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灿烂的、让人喜悦而充满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梦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