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五:古都大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10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4:09:11

古都大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2010-11-21

                
    大同日报记者 水复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古都大同随着北方游牧与南方农耕民族长期的进退争夺,加上多个民族与多种文化的不断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我国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
                
    原中国古都学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朱士光认为:早在夏商时期,大同地区即有鬼方、土方等族活动;西周与春秋时有楼烦、北狄等族进驻;战国、秦、西汉时,汉族军民北上来此开拓,匈奴等族南下来此游牧;而自东汉以后,除匈奴族外,更有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族先后进入。众多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繁衍、开发建设,其中鲜卑、契丹、女真族还在这里建过国都与陪都,使得包括宗教文化、军镇文化、长城文化、民居文化、石窟文化在内的大同古都文化,显得分外多姿多彩。


    对于大同古都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朱士光认为主要应从三个层面着手:
                
    一是基础性研究层面,应加强北魏王朝兴衰史与鲜卑族发展演变史研究。尽管在我国通史以及魏晋南北朝断代史上,对北魏王朝及鲜卑族历史有一定篇幅的述论,然而由于学界对这个王朝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因而目前对此的研究与表述远未达到应有的深度。

 



北魏(386-534、494迁都洛阳)、南齐(479-502)。



拓跋鲜卑大事年表


             
 (1)南宋(420-479、建康(南京))、北魏(398-494、平城(大同))

 (2)南齐(479-502、建康(南京))、北魏(494-534、洛阳)

(3)南梁(502-557、建康(南京))、西魏(535-556、长安)、东魏(534-550、邺)

(4)南陈(557-589、建康(南京))、北周(557-581、长安)、北齐(550-577、邺)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余秋雨先生说的大唐从北魏中走来的路线图。

北魏(386-534)--西魏(535-556)--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

   
隋(581-618)


唐(618-907)

    二是主体性研究层面,要大力开展对北魏帝都平城的复原研究。由于北魏中期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平城地位顿降。加之六世纪初北魏平城附近6个军镇相继发生兵变战乱,接着北魏灭亡,平城竟毁于战火。到了近现代,对平城遗址未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仅有局部遗址查明原貌,这就影响了对一代帝都平城的深入研究。


 
正在建设的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公园,由于它的发现,确定了北魏平城的位置。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公园复原图。

北魏平城(大同)山川图
               

    三是提升性研究层面,要注重对古都大同文化内涵与特质的研究。历史上,历代王朝都以自己的都城作为中心区域,创造出代表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最高水平的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当时是支持王朝与政权得以存在的内在精神支柱,还是构成国都,乃至全国繁华兴盛气象的重要因素。应该说,大同地区的学者也注意到这一层面的研究,今年年初姚斌先生撰写的《古都大同之文化特色》、凌建英教授撰写的《帝都视野下的云冈文化》、刘慧芳教授撰写的《昙曜五窟与帝都文化》等,均很有见地。


     
昙耀五窟,开凿时间为460—470年,由昙曜主持开凿,故称为昙曜五窟,即现编号的第16—20窟。
云冈石窟早期造像。

 


第20窟的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标志,主尊佛像对应的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一:平城  气势恢弘的北魏京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mz2.html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二:平城时代民族文化大融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obs.html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三:大同中原王朝国力消长寒暑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qfa.html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四:与南京比肩而立的古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qef.html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五:古都大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

 

不断刷新完善的中国大古都标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3vk.html

各具特色的8位大古都兄弟: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3vv.html

不断被认识并认可的中国大古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3r8.html 

云冈石窟导游词(52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vt.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五:古都大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10P)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二:平城时代民族文化大融合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样板(11P)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四:与南京比肩而立的古都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三:大同中原王朝国力消长寒暑表 专家学者眼中的古都大同之一:平城??气势恢弘的北魏京师 古都大同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的“家底”之五--古代艺术的新模式 谈谈大同的中国大古都地位 古都大同之文化特色 “大同模式”给全国名城古都保护的启示之五--观念更新才能产业创新 “大同模式”给全国名城古都保护的启示之四--尊重历史就要修旧如旧(7P)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的“家底”之一--民族融合的大平台 大同跻身“中国大古都”之列 专家建议:确立大同的中国大古都历史地位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的“家底”之二——军事防御的大前沿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的“家底”之四--改革创新的大舞台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的“家底”之八--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熔炉 大同冲刺“中国大古都”(图)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家底”之六--三朝文物的聚宝盆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家底盘点之七--平城遗址的所在地 “大同模式”给全国名城古都保护的启示之三--新旧分开才能两全其美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大同赋》 聚焦古都大同历史文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