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40:00
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1.要勤学苦练。学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语,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非下苦功夫不可。下苦功夫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各项技能达到纯熟的地步。语言知识应该了解,但不下苦功在听、说、读、写上练习,仅靠死记硬背一些孤立的单词、一些语法条条,是很难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应该是Learning English而不是Learning about English。就像学游泳、跳芭蕾舞一样,对其理论掌握再好,不通过反复训练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2.要持之以恒。学习英语既然是练功夫的过程,就并不是那么轻松。要不怕困难,坚持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二、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要过语音关。语音是学习英语的第一关。不掌握正确的发音,就不敢大声朗读和对话,句子不能上口,后续的训练就难以进行。要仔细听老师的发音和录音带,大胆实践,反复模仿,对比纠正。不要怕出错。对中国学生来说要达到发音完全正确并非一日之功,要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能够成功。
2.注意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如英语语音中的短元音、辅音连缀,以摩擦音、破擦音收尾音节等在汉语中都没有。英语有形态变化,如名词复数变化、动词时态变化等,而汉语基本上没有。英语语法和句子结构同汉语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学生的汉语习惯已相当牢固,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用汉字注音,不要用汉语句子套用英语句型。一旦通过大量的阅读,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产生英语语感,就会逐步减少犯“中国式英语”的错误的机会。
3.掌握规律,事半功倍。虽然学习英语没有捷径可走,但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记忆单词,要将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即掌握拼读规则,按前缀、后缀同词根或词干的复合关系,按反义、同义和同音关系,以及按单词在句子或语言环境中的关系来记单词就很容易记住,也有兴趣。学习语法也是一样,掌握词形的变化、句型的变化是学习语法的关键。规则很多,各种规则也有例外,要灵活记忆,不能死记规则,以偏概全。
      (一)外语学习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也具有某些普遍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就总体而言,学习外语的过程是渐进的,而不是即时或速成的。即便是入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掌握语言需要做许多事情,除了理解,还需要记忆,还需要形成习惯等等。明确了这一点,学习时就不会求之过急,就可能避免急躁或气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知道学外语要确保足够的学习强度或进度。这里有两个意思。

  其一,学习一定量的内容所用的时间不要拖得太长,拖长了,学习负荷太低,效果不好;

  其二是一定的总学时要有合适的频度安排,频度太低效果也要打折扣。虽然很难精确地说出最佳的学习强度和进度,但是这个原理是对的。有些人学英语多年,总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原因恐怕与此有关。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外语学习在某一阶段里用适当强化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的缘故。

  (二)另外,成年学习者有意识地接触一些有关语言本身的理论知识也会有助于掌握英语。例如:了解一点英语的构词规律可以加速扩大词汇量;了解一些语音、语法知识对理解和表达也是有益处的,可能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有关的理论知识当作学习的主要任务。

  成年学习者常常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汉语作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往往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对语言多了一点理性认识。其实,这种比较如果能以正确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就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会有助于减少来自母语的干扰。

  (三)除了共性的东西,英语学习者又有许多个别差异,例如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性格、智商乃至语言天赋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其中许多是可变的。成年学习者了解到这点就可以尝试着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经常总结自己的学习状况很重要。要吸取他人的学习经验,更要重视自己的学习体会。不要忽视了自己的条件,盲目地追随或模仿别人的学习方法。

  (四)如果把英语学习变为更自觉的过程,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应该相应地灵活些。既要培养感性的东西(例如兴趣、语感),也要有理性思考;既注重课内也注重课外。学习的路子也不必过于拘泥,情景的、意念的、语法的等等方法都可以适当尝试。接触的语言材料也可以广泛一些。这样,学习效率可能会更高。

  总之,成年学习者应该把英语学习变为更自觉的过程并学会主动驾驭这个过程。除了极少数语言天才,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某些相似之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