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8:57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一:
醇美的米酒刚刚酿成,我正好从隐栖的山中归来;
黄鸡正在啄食小米,秋天了,鸡儿正肥美。
唤小儿,杀黄鸡,忙烹饪,饮米酒;
儿欢女笑,牵扯着我的衣裳,绕着我追逐嬉戏。
本想畅饮高歌,一醉方休,庆贺自己的应诏之喜;
不由地手舞足蹈,容光焕发,连太阳也自惭开秽地西沉了。
游说万乘之主,恨不能早一些遂我夙愿;
挥着长鞭,骑着快马,踏上遥远的入京之路。
想西汉,会稽愚妇不识才,竟然轻视朱买臣;
我也将辞亲远行,远涉千里,西入京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二:
辞亲远游,遍干诸侯,为了这一天。
或放浪地漫游,或悠闲地栖隐,为了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奉诏入京!

米酒刚刚酿成,黄鸡又正肥美,正该以示庆贺。呼儿烹鸡,诗人独酌;儿女嬉乐,绕座相逐,气氛何等欢快!
原本想,举杯痛饮,高歌而醉,以此为贺。却喜不自禁,挥剑起舞,神采飞扬,连太阳也黯然失色。诗人何其兴奋!
向帝王进言献策,是诗人一生所愿,这消息,这恩遇,似乎来得太晚!扬鞭策马,奋蹄赶程,绝尘远去。诗人建功立业之心何其迫切,恨不得,一夜飞驰入帝京!
当然免不了与妻临别赠语:你该不会像西汉时的会稽愚妇吧,我此次入京,定然会功成名就!可谓豪情万丈,信心十足。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连连高声自语:“我辈岂是蓬蒿人?”

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狂言无忌!
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放浪恣肆!

“仰天大笑出门去”,“著鞭跨马涉远道”,诗人就是这般惊喜,这般急切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入仕之路,济世之途!
注释三:
这章歌行体诗,夹叙夹议,叙中激情,溢于言表。鸡肥酒熟的初秋,山中归来的诗人,喜气洋溢。酒酣高歌,对日起舞,自不待言。别家时,“仰天大笑”,是狂喜,是期许,是自信,更是自负。一路写来,畅哉快哉,载笑载言,且歌且舞。呼儿烹鸡,儿女牵衣,天伦之乐!临别赠言,相与于妻,夫妻之乐。久游之恨,深积之郁,长抑之气,犹离弦之箭,急泻之瀑,笔调奔放跌宕,情感挥洒自如,狂喜之态,不甘没身蓬蒿之志,一气贯注,一挥而就。
李白的这首七言歌行诗,纵横豪壮,超迈俊朗,更有其欣喜若狂之激情相佐,读来,酣畅淋漓,爽兴洒脱。诗人的诗才,诗人的性情,在一种全无拘束的状态下,摇笔飞毫,腾龙走蛇一般,在诗中,得到了毫无夸饰的天然流露。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纵观诗人一生,这样的惬意是何其的少啊!读了这首诗,相信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李白那些抒写怨恨抑郁之气的诗,更能真切地体会埋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苦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