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点是人富贵后的心态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02:31

4、重点是人富贵后的心态调整

【原文】“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1细行,终累2不德。为山九仞3,功亏一篑4。允56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译文】“呜呼!早晚不能有不勤奋,不敬重细小的行为,最终会积累不道德的行为。堆砌九仞高的土山,最后只差的是一筐土。诚信地进用这些言辞吧,让人民永保安居,才能世代称王。”

【说明】现代出了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买来读后,才恍然大悟,视若至宝,奉为经典。其实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就是“不矜细行,终累不德。”佛教在其经典中也反复讨论过这种思想,而雨果在《九三年》中,也突出描述过这种思想。但现代人终究不重视细节,认为细节并不重要,声称“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择手段,即是不重视细节,不重视细节,那么事情大都难以成功;即使偶然成功,但成功的后果却是非常不好的,而且还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恶果。召公希望周武王重视细小的行为,才能成就大的功绩。可谓语重心长。

本篇《旅獒》,是太保召公对周武王的训辞,其重点是人富贵后的心态调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实应成为现代富翁们的座右铭。

——————————————————

【注释】1.矜:(jīn巾)《老子·二十二章》:“不自矜,故长。”《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荀子·非相》:“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大戴礼记·小辨》:“矜行以事君。”《集韵·蒸韵》:“矜,庄也。”这里用为庄重、敬重之意。

2.累:通“纍”。《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老子·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战国策·秦策五》:“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这里用为重叠、累积之意。

3.仞:(rèn刃)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管子·乘马》:“一仞见水不大潦,五尺见水不大旱。”《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礼记·祭义》:“筑宫仞有三尺。”《韩非子·说林上》:“蚁壤一寸而仞有水。”《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考工记·匠人》:“深八尺谓之洫,深二仞谓之浍。”

4.篑:(kui溃)《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本义为盛土的竹筐,这里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力量而未能完成之意。

5.允:(yǔn殒)《易·升·初六》:“允升,大吉。”《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显允方叔。”《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尔雅·释诂上》:“允,信也。”《正字通·儿部》:“今俗许诺曰允。”这里用为相信而承诺答应之意。

6.迪:《书·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书·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诗·大雅·桑柔》:“弗求弗迪。”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史记·周本纪》‘不迪’作‘不用’,迪为不用之‘用’。”这里用为任用、进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