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的“性力说”与佛教的“业力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42:06
心理动力学的“性力说”与佛教的“业力说”
作者:陶贵堂
心理动力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历史流派。从谬勒(Muller,J.P.1801-1858)所倡导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到冯特(Wundt,W.1832-1920)所发现的“冲动”,从弗洛伊德(Singmund Freud,1856-1939)的“本能说”,到马斯洛(Maslow,A.H.1908-1970)的“潜能与动机理论”,都可以找到心理动力学说的线索。
在西方心理学中,在心理动力学方面研究的最为深入的,是以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其所建立的性力(libido,又称本能)说,为世人详细地阐明了意识的潜在动力对于人的心身行为的影响。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性力libido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是本能冲动及欲望形成的动力。性力,是一种与人的表面意识无关的潜意识,它包括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两个方面。其中,求生本能可以诱使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爱,能够激发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而死亡本能则是一种破坏力,它可以诱导出对自我以及他人的伤害行为。
精神分析理论还认为,性力是一种客观存在,虽然人们通常对其很难感知,但它却是人的灵魂的真正主宰者,是一切生命力及创造力的根本源泉。性力无时不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包括入睡后的梦境。然而,只有通过专业性的协助,一般人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一部分。
精神分析理论创建以后,弗洛伊德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公开宣称,“精神分析是我的创造”,许多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也认为,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发现。对于这种说法,许多西方人都深信不疑,美国克拉克大学为此于1909年曾特别授予弗洛伊德名誉博士学位。
然而,在东方的一些国家,虽然有很多人都能认同精神分析理论,但是,对于弗洛伊德对于这种理论的“独创说”,却有不少人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其关键的原因就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性力说”,不论在内容的表述上、层次的深入上,都与印度传统文化的“业力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且,其形成时间是也在西方占领印度及印度文化西传之后。所以,有些东方人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印度传统“业力说”的翻版,而并非是一种前无古人的独创。
印度传统文化中的“业力说”,具有非常悠远的历史。印度最古老的《奥义书》中就已有“业力”(梵语karman)的相关描述,尤其是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心理学,更是将“业力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佛教心理学理论中,“业力”乃是驱使众生进入种种苦乐境界以至轮回转生、而遭遇种种苦乐感受的一种动力。根据其作用性质,佛教将“业力”分为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三种。其中,善业驱使众生进入仁慈博爱等善心及善行,引生快乐感受;恶业驱使众生产生贪求、嗔恨等恶念及作恶之举,引生烦恼痛苦感受;无记业则驱使众生进入非善非恶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引生非苦非乐等备有明显特征的感受。——由此可知,弗洛伊德的“性力说”以及“求生本能”与“死亡本能”的概念,与佛教的“业力说”以及“善业”与“恶业”的概念相比,在定义上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佛教心理学的“业力说”,还进一步明晰地说明了“业力”的来源问题。佛教心理学虽然也承认“业力”具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是,它并不把“业力”看成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本能,而只是把它归结为一种由过去行为造作产生并延续下来的习性力。在“业力”一词中,“业”的梵语单词为karman,意为“造作”或“行为”。为此,“业力”意即是“造作力”,或者“造作习性力”。佛教心理学认为,“业力”是由众生身体、语言、心意的行为造作产生的,为此,佛教中的“业力”还有身业、语业、意业之分,并进一步阐明了“业力”对众生的身体、语言、情绪的有关影响。在此基础上,佛教还通过众生的心灵(思想意识)对众生的身、语、意行为的影响与决定作用,进一步发明了“业由心生”之说,并且透过严格的心理分析,指明了造成这种“心生”的根本原因——众生内心的“无明”(——认知障碍)。——其阐述的深入透彻程度是弗洛伊德的“性力说”难以企及的。
佛教心理学由于对“业力”所产生的相关原因具有更加深入准确的认识,所以,在解决由“业力”引生的心身烦恼方面,相对弗洛伊德“疏导疗法”的被动方式而言,佛教的方法不仅更加积极、灵活,而且更有针对性和智慧性。其方法中不仅具有中止“业力”作用的“戒法”与“定法”,而且具有净除习性力的“忏法”,具有强化“善业”及快乐感受的“修心法”,除此之外,还具有消除认知障碍、引生觉悟的“觉照法”,等等。
佛教的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对“业力”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业力”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佛教所独有的“觉照法”,其从认知障碍入手、彻底净除烦恼根本、建立永久安乐的良好功效,是一般心理以及宗教方法难以企及与匹拟的。所以,佛教心理学的“业力说”,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性力说”相比,不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且在内容上、方法上更加完善、更加深入和更为透彻。
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的原因,现代人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往往只知有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性力说”,而对佛教心理学的“业力说”知之甚少、误会甚多。为了方便读者有效把握人类心身文化的精华,更加准确地认识心身烦恼的本质,更为有效地解除心身的烦恼与痛苦,笔者特撰此文,以供大家参考并作进一步的研究。(2000-12-24)
佛教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
西方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学术史上首位重视人类潜意识作用的思想家,他以此发明,媲美牛顿与哥白尼在科学上的成就。其实早他一千多年的东方佛教徒已造出《八识规矩颂》,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名,对潜意识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佛洛依德的著名弟子荣格,继续阐扬潜意识理论,他对东方的佛教、禅、瑜伽等,有相当精深的研究。荣格吸收东方佛教思想,进一步将人的精神领域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就像一座记忆仓库,储存着个人被压抑的心理情结;集体无意识则储藏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潜在原始意象;这些理论与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十分相近。这是佛教对现代心理学产生影响的实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术界崛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为代表,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他引用佛教“正受”、“开悟”的概念,诠释自我实现者的理想境界,认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生命体验,神秘神圣,令人心醉神迷,几乎达到超越时空,相对忘我的地步。马斯洛经常用佛教的“涅槃”境界来描述这种生命体验,并主张佛教“无我”与佛性“真我”的哲理能引导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利益社会大众。
另一位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佛教禅学有浓厚的兴趣与精深的研究,极力推崇佛教“慈悲为怀”、“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宗教情操,他认为勇于为他人牺牲奉献的生命理念,有助于医治西方人的社会病态。
晚近由人本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融和佛教教义与西方心理学,扩大传统心理学的范围,被誉为“充满现代智能气息的心理学派”。该学派研究的内容包含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意义、临终关怀、个人与全人类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主张透过冥思以超越心境,并用现代科学原理论证说明佛教心理学中过去很难解释的某些精神现象。上述范围几乎接近佛教所主张的“同体共生”的内涵。
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傅兰克,十分重视生命意义与死亡归处的探索,他认为人类可以透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展现生命的意义。又进一步提到人类在面临痛苦或死亡时,若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外在环境,将会体验到生活更深刻的意义,活出毅力与尊严来,傅兰克因此创立“意义治疗法”。
意义治疗法可以说是从佛教“万法唯心”的教义引伸发展出来的。《维摩诘经》云:“心净则国土净。”佛教一向重视日常生活的体验与实践,特别是如何超越生死的问题。当前超越自我心理学派的学者已经开始重视生死智能与现代人心理解脱的关系,未来必定也走向融汇西方精神治疗与东方佛教解脱的趋势。
人们生活在社会经济成长迅速,科技文明发达,物质富裕的现代,精神食粮却相对的匮乏。当身心受到外在环境种种的压力,或挫折伤害,无法调适克服时,心理则易生病,产生苦闷、燥郁。
佛教心理学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众生认识心中的秘密,抛弃内心的贪、瞋、痴,防范心理疾病的产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二十世纪五○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思潮,广泛吸取东方文化智能,并多方展现佛教的思想特色,足见佛教心理学是最究竟、最完整的心理健康学。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佛教心理学必然更能因应时代的需求,为现代人类解决更多心理的问题,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