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品香茗 - 繁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9:48

读书如品香茗

默认分类 2009-11-04 19:39:27 阅读4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一本书加一壶茶,等于什么?那,当然是“恨时光悠悠”了。

      喜欢书?那是当然。为什么?是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类话的人,必非吾知已也。因为他功利主义糟蹋了书,所以话不投机。象我喜欢“书中自有颜如玉”却不欣赏“书中自有黄金屋”,前者着迷书中人物,后者却只是“终南捷径”,纯粹把书作为手段罢了。

      问我如何看待读书?一句话”说得蛮入耳,就是本文标题“读书如品香茗”。 以在下拙见,读书须“品书”,而非喝或灌书,《红楼梦》中香菱读《诗经》、《小雅》就是喝甚至是灌书,此话怎讲?因为香菱读书无非为了作个诗人,对于书中涛句连喝带咽,管它茶水茶叶下肚即可,不成香茶一壶也会沾点茶香嘛?:而所谓“品书”则首先闻书之墨香,再是打开书扉,一字字品味,一行一行回味;就如品茶,先小尝一口含于嘴中让舌蕾遍尝茶叶甘苦涩香,再缓缓咽下,让茶水顺咽喉滑下,细润你、感染你、沁你心肝脾肺,如此才为上品。读书上品亦是如此,入迷就是关键:书喜你笑颜逐开;书悲你悲不自胜;书怒你怒发冲冠:书骂你拍案而骂,如此方叫品书的……入门。品书的最高境界,自古至今没几个人达到。不过倒有一代表一一塞万提斯笔下堂吉柯德——“书痴”的开山鼻祖。奉劝莫学较好,这种品就有些过分了;但凭心而论,堂大侠确是个真正品出书味之人啊!

       品书当然是远远不够,会品之后还要“能品”。唔,怎么说?那么就以区区的皮毛之品给各位作个品吧!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红楼梦》自是龙井,初闻平平无奇,初尝更是哭中带涩,待当你浅尝两至三口,茶味便可品出:苦涩之中略带古香,让你荡气回肠、饮之无厌!初读的枯燥难懂立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神往与倒,名著魅力正在于此。世界名著《茶花女》、《巴黎圣母院》、《复活》等是舶来品——花旗参茶,唔,虽有一点不适合中国人口味,但不失为大阴大补之物、品之受益匪浅。(不太喝参茶,不洋,见谅。)

      读鲁迅的书自得品黄茶,味道浓香口味重,那“横眉冷对千夫指”、“嬉笑怒骂匡时政”,不喝浓之极品的黄茶怎配得上读书人欲“拍案而起”的蠢蠢欲动呢?

      云淡风清之际小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茶几上放的当然是一杯毛尖了,淡谈的清香才能体味出诗人笔下如诗如话的康桥下那份浅浅的神伤,才能浮现出炊烟袅袅之中远处村舍那片世外桃源,心的交融方能完成啊:毛尖此刻当是必备之物啊!

      那么,中学生的最爱——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呢?啊哈,首选小女子故乡的碧螺春了,虽非茶中极品,却古色古香,喝来让人爱不释手,香而不俗、顺而不押,与查老先生妙笔生花的十八般武艺、感人心怀的江湖故事、牵人心扉的儿女倩长,如此“雅俗共赏”的成人童话不正相符么?

      至于琼瑶、席娟、军凯伦等言情小说自是味道不错的红茶,味道甜腻,偶饮不错,多喝却也无甚益处,如是而已。

      哎,一路王婆卖瓜之下,已有洋洋洒洒千余字了,肚中货色也差不多掏之殆尽,而时间也所剩无几。

      就此搁笔,倘若各位看官尚余雅兴,不妨就请屈尊寒舍,品茶言书,切磋茶经、畅谈书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