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最后时刻:从血泊中猛然站起死死瞪住日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02:05
张自忠最后时刻:从血泊中猛然站起死死瞪住日兵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瞪住藤冈……”这是一名日本士兵的口述档案,它记录了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昨天,北碚区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陈尚利说,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在张自忠牺牲70周年之际,它首度走出档案馆,现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将军英勇,吓呆日本兵

这份源自日军《231联队史》的珍贵档案,以日军官兵的亲口讲述,再现了张自忠以身殉国的全过程。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陈尚利说,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为国捐躯后,遗体当天晚上被日军13师团草草埋葬在陈家集(现湖北省襄阳县内)。18日,张自忠的遗体被找到,当医疗队人员用酒精擦洗遗体全身时,看到他全身共负重伤7处,最重的是一处洞穿胸部的炮弹伤。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抗战群雕落户张自忠陵园

除了这份珍贵的档案外,我市首座抗战文化群雕,也落户张自忠烈士陵园。陈尚利说,“这座雕塑全长23米,共有25个人物像,场景用红色花岗石,人物用青铜,全部经人工敲制而成,他们每一个人的表情都各不相同,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幅抗战群英像。”

陈尚利说,整个雕塑以“1940年5月16日”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数字为元素,结合断垣残壁的长城造型,以及张自忠负伤后仍指挥将士奋勇作战的场面,采用象征与写实的手法相结合,烘托出“国破山河在,热血荐轩辕”的悲壮,也充分体现出抗战将士坚强不屈、前赴后继、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的伟大民族精神。(记者 李晟)  铸铁军挥泪毙营长,雪国耻忠烈整山河

 

 

 


铸铁军挥泪毙营长,雪国耻忠烈整山河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赢得这场战争胜利65年后的今天,人们聆听着抗日硝烟炮火的回音,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今天,我们也会想起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他是一位为“南京大屠杀”血耻的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之一,“我死则国生 我生则国死”,这是英烈张自忠将军为雪国耻的壮烈誓言,再次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憾。在我的心目中,张自忠将军是一名钢铁炼成的民族英雄,历史不会忘记。

 

在抗日战争中,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最高级别,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张自忠将军壮烈殉难后,周恩来同志曾撰写文章悼念,称赞“其忠认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日军人之魂!”重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哭拜英灵,为其送葬,同时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说过:“我要一支铁军”,这里我们不能不讲述一段令世人震惊的张自忠将军“训铁军两毙警卫营长”的治军故事。

 

在抗日战争中,张自忠是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治军严肃,军令如山。治军名言是“我要一支铁军”。1938年,张自忠任第五十九军军长,率部奔赴台儿庄参加大会战途中,有一位当地老百姓举报张自忠将军的警卫营长孙二勇强奸了一个刚刚16岁的农村姑娘,看看张将军如何处理?张自忠既痛心又非常坚定地回答:“如果事实清楚,按照军法立即枪毙孙二勇!”

 

其实,论功---抗日功勋:孙二勇是张自忠属下有名的大刀队一名虎将成员,在喜峰口长城上,孙二勇亲手让18名日本鬼子的头颅落地;论情--恩重如山:孙二勇曾以自己的胸膛当作张自忠将军的盾牌,挡开了日本汉奸的三颗子弹,要不,一年前张自忠将军的生命就被夺去了;论亲---胜似兄弟:孙二勇一直跟随张自忠将军多年,朝夕相处,亲如骨肉兄弟。孙二勇还是被绑赴刑场,枪声虽然响了,可是孙二勇未中要害,后经当地老乡发现并及时的救治,20多天以后孙二勇又回到了张将军的部队。张自忠将军看见仍然活着归来的孙二勇面容枯槁,便指示身边的有关人员:给他换衣服弄点好吃的,又立即关了起来,听候军法处理。次日,张自忠召集了全体将军会议,决定对孙二勇执行第二次“枪毙”!全体将士无不为之流泪。

 

就在执行的前一天,张自忠将军给他的老部下办了两件事:一是请他吃了“最后的晚餐”。满桌酒菜,将军作陪;二是跟他作“特殊的告别”。战友们跟他在事先挖好的坟坑和准备的棺材边,一一握手告别。将军的“告别辞”是:“放心走吧!我会替你多杀几个日本鬼子的!”这次,孙二勇真的走了,将军的泪还在流。但是,对张自忠和这支抗日爱国军队来说,最受鼓舞的是,两天后台儿庄会战胜利结束!

 

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无论谁都可以打败仗,惟有我张自忠不能!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刷干净!我带领大家拼死保国!” 徐州会战,在战前会议上,张自忠大声说道。正是由于张自忠将军的治军严肃,敢于大义灭亲,才使一支坚强的铁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振奋了中华民族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中国人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爱和平,回望胜利日;铸铁军,挥泪毙营长; 

 

雪国耻,忠烈整山河;振中华,勿忘国耻恨。

   张自忠初葬墓碑一路抬回北京(图)2010年08月16日 00:30北京晨报

上图:张自忠将军初葬墓碑吸引了两个小观众。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晨报讯 (记者 王歧丰)昨天是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6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经过17天的闭馆维护,昨起重新恢复对外开放。据介绍,馆里新增了张自忠初葬处墓碑、中国远征军用品和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相关实物等50余件套文物。单元标题、图片和文物说明等还增加了英文和日文两种文字。

抗战馆文保部主任要秋霞介绍说,中国远征军使用的水壶、碗等物品,主要来自天津市民王先生的捐赠。王先生的父亲曾是中国远征军的成员,抗战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王先生取得联系,王先生欣然将他父亲在远征军里的一些用品捐给抗战馆。而苏联红军使用的手雷、枪刺等物品主要来自网络征集。

记者在展厅里看到,张自忠将军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据要秋霞主任介绍,张自忠将军牺牲后,遗体被从湖北抢运至重庆。而在湖北的初葬处,爱国将士们为张自忠将军立起这块墓碑。后来,抗战馆的工作人员特地坐火车将墓碑从湖北运回。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工作人员没有办理托运,而是将百十斤重的石碑一路抬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