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阴影下的“同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10:59

  □广州艾滋“同志”情况更严峻。约有15万男同性恋人群,感染率已超过7%

  □他们中至少1/4已与异性结婚,成艾滋病在两性间传播的“桥梁人群”

  □“疾控拼命发套、同志拿来吹泡泡”,“同伴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我有HIV,我们可以拥抱吗?”

  穿着印有这句话的T恤,43岁的Robert微笑着张开双臂,在繁华的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征集反歧视的“爱的拥抱”。与身边年轻的志愿者同伴不同的是,他真的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还是一个“同志”。

  今天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艾滋病日益受关注的中国,男同性恋已经浮出水面,成为了继吸毒人群、暗娼人群之后的第三个高危人群。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1/3的新发艾滋感染者是男同性恋,该人群的感染率已迅速上升到5%。

  广州的情况更严峻。省疾控中心艾滋所专家何群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广州约有15万男同性恋人群,感染率已经超过7%!而他们之中,至少有1/4已与异性结婚,成为艾滋病在两性间传播的“桥梁人群”。更令人忧虑的是,近两年开始热闹起来的“同伴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疾控拼命发套、同志拿来吹泡泡”,多名专家认为防艾的干预措施基本是不成功的。

  一个艾滋同志的爱和怕

  外表健壮阳光的Robert,是今年6月初筛查确诊感染HIV的。

  在33岁以前,这个湛江人一直过着很正常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两个乖巧漂亮的女儿,还有一个喜欢通宵打牌买私彩的老婆。

  直到2000年为了炒股票学习上网,他才第一次打开了通往“同志”之路的大门。很快的,一个台湾朋友激发了他内心潜伏多年的“同志”情结。之后,他开始频繁地上“同志”网站、见网友、发生关系……

  6年前妻子患癌去世了,Robert觉得“解脱了”,独自来到热闹的广州,寻求自由的生活。他在网络日志中有些失望地写道,“虽说追求爱情幸福的很多,但还是觉得这圈子鱼龙混杂……”

  今年5月30日,他参加疾控中心组织的免费筛查,没想到过几天就收到了一份“HIV阳性”的报告。他连续做了两次复检,最后不得不接受残酷的化验单。在家里封闭了几天后,他决定走出去,寻找温暖。

  他参加了广州智行基金会的“同志感染者关怀小组”———“蓝风筝”,并很快成为活跃分子。每周末,几十名组员会聚在一起看电影、聊天,听医生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