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文档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08:29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文档D)2010-03-28 13:08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文档D)

 

 

 

 

慧律法师主讲

地点:大莲花居慧律精舍

时间:2004年10月2日—8日

在线地址一: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96040/

地址二: http://www.hlfjw.com/news/spzq/2007/76/07761516505CGG492DI6B850I5B3BG.html

 

              

            

好,诸位!底下,十一页,是故不断。佛性讲常不对,讲常,失去作用;讲无常不对,无常当体即空,就是究竟的永恒。是故不断,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名为不二。】不二。有一个老菩萨他讲:“我们慧律法师明天要讲这个不饿的法门呢!”不饿。她还告诉人家:“慧律法师很厉害喔!他告诉人家不会饿的法门喔,不用吃东西喔!”我说:“老菩萨,真是的!你也帮帮忙,我讲的是这个法门吗?我是教你不饿的法门吗?我是讲‘不二’呢!”她误会说不会饿,差那么多,没办法了!跟我妈妈同一等级的,没办法了!八十五了,念佛了。

      

好了,再来,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你说善,不对,是观念;说不善,还是观念。因为它是不二的东西,是空无自性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蕴’就是五蕴,‘界’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叫做界。【凡夫见二。】有两种:有五蕴,有十八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解,为什么其性无二呢?毕竟空,空无自性。五蕴本空,十八界还是空,没有两个空性啊!——叫做不二。

        

【无二之性,】如果你也悟到,不二这个当下,相不可得,当下就是性。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你见一切事情烦恼、执着、颠倒,你不要离开本处,放下,清净佛性就显现出来。不要寻找,连转个弯都不必。

       

底下,好了,【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烁。】没有价值,‘某甲’就是某一个法师,这是指没有见性的法师在讲经,就象瓦烁,没有什么价值。【仁者论义,】你讨论这个义理,【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愿意事奉他为师父,毕竟人家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就是惠能,惠能因此在这个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作一下笔记,道信四祖大师跟五祖弘忍大师是住在东山,东山法门就是见性法门。直截了当讲就是这样。因为道信大师跟弘忍大师,四祖跟五祖都住在东山,所以,只要是见性大法的,叫做东山法门。【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使君就是韦刺使,跟这些属下,这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因为文字很简单就不用解释了。【教是先圣所传,】我们这个见性大法,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不是我自己有办法的,迷了,还是要师父度了。【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好好的清净这一颗心,万缘放下,听经闻法。【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如果你听闻佛法,把你心中的执着、分别、颠倒见除掉了,你跟以前见性的圣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师复告众曰:】六祖就对大众这么说。【善知识!】你看!六祖得祖师位,还称底下的人叫作善知识呢!【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一个人都有般若的智慧。【只缘心迷,】就是因为迷了,拼命的往外追求,不了解歇即是菩提。【不能自悟。】割舍不下,烦恼一堆,拜佛拜了几十年了,还是烦烦恼恼,颠颠倒倒。【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悟了,就很有智慧,迷了,就是大愚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摩诃’就是大。我告诉你大智慧到彼岸的法门。【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就是象谁呢?我们早课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晚课也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了几百遍,几万遍了,就是悟不来。对不对?就是这样,问题就出在这个: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心经》大家不会念吗?念得嘎嘎叫,对不对?就是悟不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一点益处也没有。【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中国话,传到我们汉地来,【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就是……,能言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个大智慧就是,你说到那个地方,是真的说放下就放下,说不着相就真的不着相,叫做真的是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这个就是重点!修行要打牛,不能打车,知道吗?打牛才会动。用清净自性修行,道业就自然进步。用色身修行,对不对?那不叫做打修行啊!很多人,太多人了,今天诵了多少部经典,我今天拜了多少佛啊!碰到人就问:“你今天有没有?”讲堂有一个老菩萨,碰到人:“我昨天梦到观世音菩萨喔!你有吗?”意思就是说:“我有梦到观世音菩萨,你有梦到吗?”表示很自负啦!师父就问他了:“你梦到的观世音菩萨有多大尊啊?”他说:“这样。”这样子一点点。我就告诉他:“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人生醒着的时候,已经在做梦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到什么,还要·····”“师父,我梦到什么……”还要来问我解答。真的,这个人太多了,梦到什么就说:“慧律法师,我请教您,我晚上梦到什么……”还要师父来解答。人生已经如梦了,晚上做梦,叫做梦中里面的梦,就这样,梦中里面的,我们现在醒着,都叫做做梦啊!还晚上做梦,对不对?还要来问我解答,有实体可得吗?对不对?

      

底下,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嘴巴念一念般若波罗蜜,心不断烦恼、不断执着、不断颠倒见,【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就是不实在的意思,意思就是修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空谈理论的,你嘴巴念一念般若,可是你心不入,契入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真如自性,所以说:就象幻、化、露、电,不实在。【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我们这个心没有边际的,我们这个心无形相,【亦无方圆大小,】要不然,你的心长的怎么样啊?是大是小,是方是圆呢?你的心是什么色?【亦非青黄赤白,】你的心什么色啊?【亦无上下长短,】它不是相嘛!【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为什么?这些因为都是相嘛!

       

注意喔!我们就讲一个嗔就好,你就知道。诸位看,师父这里,嗔就是恨,嗔恨。好,诸位看,你看,你恨一个人,恨他,注意观照,这个人,把这个头发剃掉,把这个皮肤剥开来,把这个肉刻一刻,用刀子刻一刻,肠、胃,再来就见骨了,这个骨头晒干,磨成粉末,风一吹,呼!好了!那个叫做卡死观念,知道吗?恨一个人,叫做卡死观念。为什么?没有这个人,当你恨一个人,如是观照,你就会发现,万法唯心所造,完全都在我们起心动念。当然,世界上是有很多可恶的人,你就这样观想,哎呀!因果分明,不须要我们担忧。用这个嗔,你就晓得,万法当体即空。也无喜,我们的清净自性,也没有是、也没有非、善恶,也没有头跟尾。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对不对?碎为微尘。【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意思就是:你就把这个相否定掉,千万……,讲空,又着一个空,错了!【若空心静坐,】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诸位!那个还是执着,那只是细微的执着,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跟外道没什么两样,佛性是可以展现在任何状态的,一切法,动中里面有不动,不动,当体就是动,当下就是动,可以起用的,要不然,佛性就死板板的了。空心静坐就是什么都不想,【即着无记空,】无记就是说:善也不去想,恶也不去想。就跟外道没什么两样,这不是真正的彻底悟到空性的清净自性,叫做无记空。无记空就是说: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也不能说是跟非,可是,什么都不想,可是,不想又没有开悟,卡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世间人:“我现在很烦,我要到木屋去住一住。”世间要没有学佛就这样:“我现在很烦,你不要理我,我现在很烦,我要去那里坐一下。”这个就是这个,空心静坐。就着无记空。认为:我现在没烦恼了。不是没有烦恼,是潜伏在八识田中。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空’就是虚空。善知识啊!这个世界虚空,能包容种种的万物色相,无论是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溪涧就是两山之间流出来的水,叫做溪涧。两座山中间缺口,流出来的水叫做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就是高大的山,就象我们今天所讲的喜马拉雅山,总在虚空当中。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诸位,在旁边,这个大字,写两个字,叫做‘绝对’。佛法讲的叫做绝对,绝对的大,不是大小比较的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万法就是在我们清净自性当中所影现出来的,只要你不要颠倒、妄想,一执相一直搞,从早上拜佛,打佛七打到晚上,打了一年,两年,一次,两次,执着出来不放下,是非从来放不下,诸位,这个不是修行人。【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这个就是功夫。【亦不染着,】也不批评他,也不害他,也不毁谤他,你看,见一切恶人与善,统统不取,也不舍。取舍是对立嘛!一变成二法了,一二三四的二。也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这一句话要画双红线,这一句话就是开悟的重点啊!愚痴的人嘴巴每天念,大智慧的人,从内心釜底抽薪的转化,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智’就是平等。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转凡成圣,就在自性转动。所以,什么叫做转法轮?自性自转,叫做转法轮。是不是?善知识,只是给诸位一个方便,一个增上缘,要转动大法轮,要在哪里转?要在清净自性转动。

       

底下这个就是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这个就是外道,什么都不要想,【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你跟他讨论这个真理,都没有必要,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在作用的时候,了解说:我这个作用心,是没有执着的心,是没有分别的心,没有颠倒的心。作用就是这个在作用。当你执着一件事情,起噌恨,贪、噌、痴,清净自性失去作用了,为什么?妄想意识在作用,无明在作用。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回答吗?来!“你爸爸叫做什么名字?”啊?林大头?姓李,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妈妈叫什么名字?会回答吗?就答不出来了。你爸爸也不叫林大头,你妈妈也不是什么阿英、阿美,我告诉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爸爸,你爸爸跟我的爸爸是一样——我们的爸爸叫做无明,我们的母亲叫做妄念。无明加上妄念,我们就跑出来了。无明为父,妄念为母。我们就出生了,莫名其妙就来了。业力所牵,这样就来了。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父亲,叫做无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就是妄念。

       

好了,底下,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就是万法,一就是真如自性,万法当下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这个一。‘一’佛教讲的,佛法讲的一二三四五,不是比较而来的,你要记住这个观念,这个一,佛教讲的一就是绝对,绝对的清净自性,就能够显现在万法里面。一切即一,就是万法不离清净自性,离清净自性的绝对的一,能展现在万法里面,周遍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我们的心的体性没有障碍,【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这个文字简单。【一真一切真。】为什么叫一真呢?你只要大彻大悟,悟到了这一颗清净自性,天地万物统统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会发现万法不可得,当体即空,就是我们清净自性的展现。【心量大事,不行小道。】诸位,‘小道’旁边写四个字。就是前面讲的‘空心静坐’,叫做小道。二乘人接近这样子,但是,二乘人也有断见思二惑,凡夫跟外道都是这样子,小道叫做空心静坐,要是心量大事是见性,大用现前。【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凡夫就说:“我是国王。”【终不可得。】他每天说国王,他是国王吗?不是的,每天凡夫一直讲:“我是开悟的圣人。”有用吗?没开悟啊!这个多了,装圣人。

        

我有一次,去清华大学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我就讲到这个涅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我到清华大学的佛学社去演讲,有好几百个人,去演讲,其中有一个同学,听了就很高兴,听了师父讲的:我们的涅磐自性不生不灭。他也就学师父了,因为这个同学跟师父很熟,下课完了,清华大学下课完了,走出来,在一个视听教室,讲完了,我上来,因为视听教室是往下的,往下走下去的,讲台在底下,观众在上面,我就走上来,我就听那个同学,在跟人家另外一个回答,另外的回答就说:“惠律法师今天讲的那个涅磐是什么?”说:“你笨蛋!那个涅磐就是不生不灭嘛!”然后,我刚好就在旁边,因为那个同学跟师父很熟,我就走过去,从他的头部就,“啪!”“哇,好痛,好痛!哇,很痛!”我说:“现在涅磐是什么啊?”“我现在痛的快涅磐了!”快死掉的意思。我说:“装圣人!不开悟,乱讲!”因为他没有悟,你知道吗?他没有悟,哇,好痛,好痛!痛的快入涅磐了!受不了了。这个就是没有悟,装圣人。

         

底下,一切时中,就是这样子用功,凡夫就说:“哎呀!我是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诸位!每一念都不愚痴,这个有多难,每一念起心动念都是大智慧。【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常行智慧,【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愚痴,般若就消失了。绝,就跟智慧没因缘了。【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我在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每一念都在念,念这个空,讲空,这个大家都会讲。可是不了解真如自性的空,不识,不了解真如自性的般若的空性。【般若】这个我们的大智慧是【无形象,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我们这颗智慧心就是般若,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叫做波罗蜜呢?【此西国语,】‘西国’就是印度话,中国话叫做到彼岸,底下这句很重要,【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这个要画双黄线!这一句话很重要,解这个无生的义理,万法当体即空,这个‘义’就是义理,就是无生的道理,无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共宣说的,所共宣说的。叫做:解这个无生的义理,当体即空,你就一定要放下这个生灭。‘离’就是放下,在这里不是指离开,彻底的放下假相,生灭,叫做离生灭,着境生灭起,执着这个境界是实在的,生灭就起来。我们今天纷纷扰扰,政治,经济,不管怎么样,环保,哇!不得了!对不对?为什么?着境,生灭就起,闹的很严重,是不是?【如水有波浪,】水,幻化出来,受风一吹,波浪就跑出来,波浪不离水,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叫做生死的此岸。

         

【离境无生灭,】只要放下,彻底的放下假相,心不执着,就是修行。离境无生灭,不着一个境界,哪有什么生灭呢?就不起心,不动念嘛。心生则种种法生嘛,心灭则种种法灭嘛,对不对?【如水常通流。】意思就是说:心着相,心就不通,着相,心就不通。如果悟到无生,离开一切境界,不着一切境界,就像水很流动。【即名彼岸,故号波罗蜜。】【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愚痴的人,嘴巴念这个般若,在念般若的时候,有种种的妄想,有种种的是非。【念念若行,】只要我们每一个念头,若行,就是若行般若,【是名真性。】当下就是真性,念念若行,就是念念若行般若,当下就是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们就是佛。

         

【善知识!凡夫】当体即空,【即佛。烦恼】当体即空,【即菩提。】不离当下,【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十四页,【前念着境,即烦恼,】所以众生都是依靠错误的东西,依靠缘起的假相,所以,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多少,增减,其实这个都是观念,本不存在,随缘度日,我们尽心尽力,该做的事情做,该拥有的责任拥有,该完成的事情要完成,可是,要彻底放下。前念着境就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就是无住一切相,不执着一切相。无往就是没有去,【亦无来,】来去是生灭的假相。心的体性,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没有住着。【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缘起幻化出来的假相,【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贪、嗔、痴,【为戒定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