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三谈关于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3:46
李剑:三谈关于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2010-11-28 21:42:51)分类:学习园地

    最好的投资是“五消”型投资
    ——一谈关于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

    1.消费独占(有顶尖的品牌);
    2.快速消费(有重复的需求);
    3.大众消费(有广阔的市场);
    4.奢侈消费(有提价能力);
    5.成瘾消费(有忠实的客户群)。

    说明:
    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1990年以来A股和港股约四千家上市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288个中类的行业区分,逐个检验每个行业中类长期持有的投资回报.进一步确认了:短期炒做无行业规律可依,可能有市值大小区分;但从长期投资而言,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有很大的差别.
    这一工作的起因,是因为前些时候有朋友提问:“投资的关键在于选股。你提出了从产品角度严格选股的标准(产品独一无二、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量价齐升、产品永不过时),为什么不能概括一下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的标准呢?”这是一件苦差事。我不能贸然总结,必须象《投资者的未来》的作者西格尔一样做大量功课。
    当然,下这么大力气还有自身的原因。我虽然极力推崇和坚定实践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但仍对持有最多八年之久的主要股票贵州茅台、张裕、洋河股份、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科技、双汇发展、第一食品、蒙牛、李宁、耐克、爱尔眼科以及中石油、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港交所、中国人寿这样一个投资组合心存疑虑:我对那么多股票不屑一顾,会不会有重大遗漏?我的行业如此集中,我是不是选到了最佳的行业?在这些寥寥无几的行业中,为什么还是有些行业的回报远不尽人意?
这次深入研究,得到的数据很多,受到的启发也很多。我没有精力和能力设计大量表格来说明问题,还是抽象地概括性地分次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吧。相信有多年投资实践的朋友能够从这些句子里得到回味。

    投资要尽量避免“三高”型企业
    ——二谈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


    人到中年,常常体检,主要目的是早日发现和躲避危害健康的“三高”杀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其实,投资也要尽量避免“三高”型的企业:高投入、高负债、高能耗。它们往往制约着行业的高成长。当然,这里讲的是“天然三高”。专指行业本身固有的,与生俱来、终生伴随的特性,而非单个企业主观的个别的行为。
    我把A股和港股近四千家上市公司按行业中类分别研究,发现有些行业二十年来一只大牛股也未产生过,有些行业牛股产生甚少,有些则牛股成群。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产品售价受管制,产业规模受限制等等。但其中重要一点,还是与行业是否命犯“三高”有关系。
    从长远来讲,但凡成长性不太强的行业,多多少少属于“一高”或“三高”。
    例如属于“高投入”的钢铁、汽车、发电、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采矿等行业,创建时一次性投入就是巨大的数字,以后还贷都是艰难的任务,何况还要收回成本再转向盈利。它们同时又是重装备型,需要不断地更新设备,如建新高炉、买新飞机,等等。为了维持再生产,它们的资本性开支又很大。长此以往,成本如山一般压在背上,利润自然就很难跑快了。
    银行不属于“高投入”,也不属于“高能耗”。但它与地产业一样是天然“高负债”行业。虽然它在世界上有诸如“永远的朝阳行业”、“万业之母”等响亮的名号,在中国又属于垄断型行业,但“高负债”的宿命是“高风险”,也意味着资本金总是不足,贷款规模一大,就要向股东圈钱。可别小看了配股集资,你的很多分红很多回报又被它变相拿回去了。从成长性来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牛股是有一些,但并不是最好的投资品种。它和大多数地产公司一样,看起来很美,实际股东赚的并不多。长期数据是有力地说明。
    “高能耗”行业中的化工业,竟然大部分是成长性“劣马”。不仅在油价、煤价飙升时是如此,能源价格平稳时这个行业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它是那种“三高”俱全的行业。
    可能有朋友会说,“三高”型行业大多数是周期性行业,它们有些在短期内牛得不得了。这是事实,如果你有本事做好周期性股票,那就又当别论。然而即便如此,周期性投资也绝不轻松。
    最好的快乐的投资应是我在前文所说的“五消”型行业或企业,它们是“一高”也不高的。
   

    投资要精选没有“天花板”的行业
    ——三谈从行业角度严格选股


    审视20年来股票市场行业发展数据,再加以思考,除了命犯“三高”(高投入、高负债、高能耗)的行业成长性不高外,还有一些行业一直表现不佳。它们属于那种注定有“天花板”的行业。
我把这些有“天花板”的行业分作五类:
    一、售价天花板。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就是价格受限制。很多行业就是没有自主提价能力。水电燃气公交车和公园等公用 事业是一大块。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除了香港地铁以外,你在公用事业行业中找不到一只长期大牛股。而香港地铁之所以傲视群雄,那是香港政府特许它开发地铁上盖物业。除此之外,报纸也没有涨价能力,它只能在广告上向企业提价。自行车和低档手表等也是提价弱势群体,价格涨幅远低于30年通货膨胀的升幅。以上还不是最惨的,汽车、家电、电脑、手机、电话费等,它们的售价一直在下降!
    二、容量天花板。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就是规模受限制。公路隧道桥梁,名山名水名塔,你就是通行者如云,旅游者如雨,毕竟容量就是那么大,要在这些行业产生几十年涨几十倍的大牛股概率较低。黄金地段的百货公司和餐馆也是如此,除非你走上连锁的道路。
    三、产量天花板。有些企业的产能就是物资储量,非常固定,除非你对外收购。巴菲特一直不喜欢矿业股,他说:“我很难想象一座矿山采掘三五十年后变成一口空洞的样子”。油煤会挖光,金银会采光,只有人的创造性最为宝贵和恒久。当然,这是超长期投资者才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在有限的投资生涯中遇到的具有产能瓶颈的行业,受制于稀缺原料者居多。例子应该不少。
    四、需求天花板。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就没有很大的需求,有点象一则中国老笑话所说的屠龙技,学会了屠龙却找不到龙可杀。很多高端处方药没有OTC药赚钱,原因就在于此。所谓“卖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很多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长远而言也不适合长期投资。另一种情况是需求中断,这是最为致命的天花板,可称之为夕阳天花板。只要想一想保龄球馆自己不保龄、黑白、彩色胶卷突然被遗弃、传呼机不再“BB”鸣叫,养路费收费行业的四万名员工突然随着费改税一下子失业、全行业消失,都会让长期投资者不寒而栗!经济上的自然选择让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涌现,又让它们中的一大部分最终消亡。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思想时时提醒我们注意需求的变迁和产业的变迁。也让我们时时对高科技行业心存敬畏。
    五、成长天花板。又可戏称为恐龙天花板。指的是企业自身发展过大造成的效应。有些企业在行业中发展成了巨无霸,把企业变成了行业。例如某一企业在世界集装箱领域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额之后、某一企业在世界港口装卸机械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份额之后,成长性就大大削弱。缺乏后劲,缺乏市场空间。美国企业策略委员会对世界50强进行了分析,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50强企业进入50强以后,增长速度就由原来的高增长降为百分之三到四。它们必须靠并购来保持高增长。
    相比短期炒做而言,长期投资者的风险主要在于时间的成本。一个失误带来的损失在十年后才发现无法弥补。这就必须在投资选择上慎之又慎。我曾持有某个公用股数年之久,回报之低让我一直汗颜。
   

    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总结类的文章!
    如果散户们都把这些内容读懂了,吃透了,那么,就会发现,A股市场上,可投资的股票微乎其微!挖掘起来也很难!
并且散户都依照这些原则投资,那么中国股市上的“理财专家”们就都会失业了;打电话告诉散户“买点、卖点”的机构们,也都倒闭了;券商们收取的手续费额度也会大幅度削减;主力们也无计可施了。中国资本市场真的就走向成熟了!——而牛散们,还想看到2010年7月-10月份短短4个月内翻番的机会,也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