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读书生活,是人生最快意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2:46:34
 乐 在 书 中/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人生快意事,最是读书。每当夜深人静,捧一册在手,或神游于天南海北,或心系于悲欢离合,让身体无限放松,心灵自由飞翔,至倦极时合书鼾然睡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小时候,读得最多的是小人书,题材多是战争故事,如《岳飞传》、《地道战》等。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甚至电影也很少见,小人书就是我全部快乐的童年世界。上学路上,我常常将书中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哪扣人心弦的情节,悲欢离合的主人公命运,加上我临时杜撰的一些内容,常常让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合不扰口。我也成了伙伴中最受欢迎的人,在他们的前呼后拥下,俨然无限风光。哪时候,祖母还健在,她常在人前骄傲地夸我是“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她的话,又极大地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我常缠着在外教书的父亲带些书回来看,《说岳全传》、《薛仁贵征东》、《五虎平南》、《罗通扫北》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评书小说全是哪时点着煤油灯津津有味地看完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间变成巨大的辰光”。读书,在哪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不知不觉中,把我的童年变得充实而快乐,伴我走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长大后,我开始广泛地阅读课外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曲名著,还有《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萍踪侠影》等武侠小说,全是哪时的最爱,有时学校放假了,就整天地看这些书,直到眼睛发涨才肯放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哪时的理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我哪时读书的动力,现在回想起来,那书中关羽的忠义,郭靖的憨厚、唐僧的执着……,无不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我人生价值的取向。书籍,是我心灵的鸡汤,伴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前行。

 

    大学前后的读书生涯,是我广泛吸取知识的阶段。在这时,我看了大量的古今书籍,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那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每当一本书看完,我都感受受益非浅,常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心态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使我敬佩不已,巴金、鲁迅、郁达夫这些现代巨匠的作品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而莎士比亚的充满哲理的歌剧,歌德清纯哀婉的诗篇,巴尔扎克的深刻揭露,无不给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浅薄。感谢读书,它让我在知识的殿堂中展翅翱翔。

 

    现在的我,更加热爱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高贵的精神洗礼,能抵御世俗的侵袭,让我的灵魂洗尽铅华,卓然独立;它是愉快的生命旅行,能超越时空的界线,让我的心灵自由飞翔,无限舒展。读书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孟子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讲的是做人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讲的是浩然正气;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讲的是冲天豪气;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人生志气。读书养性,“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娓娓交谈,陶渊明告诉你生活要悠闲,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诸葛亮告诉你生活要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曾国藩与你谈“打掉牙和血吞”的道理;左宗棠与你讲“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旷达。读书养德,“不读圣人书,难有圣人德”。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读书之如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共和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可以说是读书养德的典范,他一生追求为民谋利,临死还不忘读书,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口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老人家常从书中吸取营养,不断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当我们静下心来,拿起书与智者交流,与贤人低语,洗去心灵的尘垢,领悟人生的真谛时,不亦乐乎!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