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地震伤员嫌护士太丑要求换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29:27
新浪博客
在卫生系统工作的朋友对我说,某地收治的个别地震伤员在治疗因灾创伤的同时,还要求医院一并治疗其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甚至嫌护士太丑要求更换。数位在医院当志愿者的网友也反映了相关情况。
乍一听,啼笑皆非。朋友评说:真是过分,得寸进尺,贪婪自私。
也是,在此不可抗力面前,国家免费救治地震伤员,只是针对其直接因灾遭受的身体创伤。这已让各地医疗机构买了一笔大单,国家已经尽及最高规格的人道主义本分和额外福利了。如果再要求医治与地震无关的陈疴慢病,那可是医院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的,当在情理、法理之外。
胡总书记日前再赴灾区视察时,就指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胞有难,大家来帮,但受灾群众还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少网民就提出,受灾群众也不能一味等、靠、要,也要自己动手,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面对网上反映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应当强调,伤口不是借口,爱心不可滥用。爱心基于伤痛凝聚,支取的同时应当倍加爱护、维护,使其得以持续。而不是滥用它,透支它,伤害它。
当然,绝大多数的灾民是感恩的,通情达理的,温良厚道的。可场面大了,人员多了,出现个把个别情况也不足为怪。
另一件事,就不是个别情况了。奥运火炬在一些地方接力传递时,数十万人涌上街头,践踏草坪,践踏国旗,压断树枝,损坏公物,阻塞交通,满目狼藉……大家原本都为欢迎火炬而来,为分享胜利而来,为共庆国威而来,却以践踏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作了一份代价。
这是集体无意识,还是集体有意识?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流放的是自己脆弱的公德意识和正在成长的公民意识。
两件事,似乎不全搭界。但有一个共同点:在大众参与、全民认可的某种形势下,一些权利疏于规范和制约,便公然失于滥用。
前者是享受人道救治的自然权利,后者是参与公共盛典的社会权利。大凡权利,都有边界,都有底线,都有规则,适可要止,见好即收,否则就会使爱心蒙尘,让好事变味。
二者都像是极端,是非典型现象。在转型期社会,经济模式转型,管理方式转型,公共道德等软力量也在转型。因此,这些事情,是非典型现象,也是典型现象。
说非典型,是因为并非事事如此。说典型,是因为特定历史阶段,就会产生特定的历史现象。
二者,都源于道德缺陷,是自然暴露。借助网络得以曝光,则是网络社会对此种缺陷的自我审视、自我疗治和自我修复、净化。
若要评判,莫走极端。当以坦然的心态,宽和的胸怀,平常心对待。不迁就、纵容,不因整个话语环境而噤若寒蝉,也不应施以话语暴力、大加讨伐。可施以同情、谅解,予以友善的告诫。该教则教,当罚则罚,褒贬适当,赏罚分明,才能以公道养厚道,才是和谐之道。
这也算灾后重建的一个软肋、社会转型期的一个软肋,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求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