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鸣:农村土地性质不具体导致政府低价掠夺农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24:47
2010年11月19日 09:09凤凰网财经【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6条
进入朱大鸣专栏主页>>
朱大鸣 工商管理博士,中国资深财经、地产评论家
转型期间,矛盾丛生,全国性的拆村运动和城管掌掴式执法,已经成为一个个活火山。近期青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为被“拆迁队”打死的老父奔丧,引起了全国性“围观”。而此时,又有报道说,河南的城管掌掴老农,也引起了群众的围观。
现在已经到了围观者不再是看客的时代,鲁迅时代那种脖子伸的像鸭子一样麻木的看客,已经远去。
根据河南商报的报道说,76岁的菜农张全会,赶着毛驴车走了8小时到郑州卖红薯,只为给家中瘫痪两年的大儿子挣点买药钱,却被从执法车上下来的男子连扇耳光。面对比自己父母还年迈的老人,不知道这些城管怎么下得了狠手。
而此事处理不出意料的“临时工化”,出事之后,各级领导纷纷“关注”和“慰问”。城管打了人一贯“临时工化”,也不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却一直成为城管部门推脱责任的借口。不过,城管作为一个执法主体,实际上是没有法律地位的。城管部门也是一个一些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推卸责任的一个设置。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线索:城管打人之后可以临时工化,而相关职能部门将大量该自己做的麻烦事情都交给城管去做,有利的自己去收。这样的设置,不免令人心痛,也是城管们敢于掌掴和自己父亲一般年纪大的老农的背景舞台。
市民、小贩和城管,多次上演全武行,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市井一部分。有时候城管队员也是弱势群体,多次执法被刁难,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狮子,小贩是老鼠。小贩们称他们“黑猫”,城管来了就是黑猫来了,有的市民还帮助城管躲避这帮黑猫逃走,为他们放风,似乎民心向背一目了然。但市民对于小贩和城管的心态是复杂的,管制太严格买东西不方便,管制太松阻塞交通影响市容。但更多的时候,市民是对城管颇有微词,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宁愿为小贩们助威。
为什么大家对城管印象非常不好呢?最主要的是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收费越来越滥,罚款越来越没谱的情况,甚至“打砸抢”,执法起来以为代表着国家机器,嚣张得很。事实上,城管的存在本身就是非法私生子,没有法律依据,动不动就掌掴和打砸抢,实际上他们自身就已经触犯法网。因此,城管本身就是畸形的怪胎,是法律模糊的表现,而且城管权力无限化,已越来越明显。从“临时工化”来看,城管似乎比黑老大更具有破坏力,因为他们穿着公家的皮,干得是黑帮的事情。
另一个矛盾火药桶在于拆迁,现在搞城镇化是对的,但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种丑恶的渣滓也随着浮现,特别是一些涉黑势力,有了暴利和暴力结合的舞台。就像病毒一样,遇到了营养丰厚的寄主,蔓延岂能不是指数式的生长吗?从官员指挥强拆到黑势力强拆,城镇化已经成为各种蚊蝇的唐僧肉。
现在全国兴起拆村运动,这里面强拆不少,时不时就爆出拆迁伤人害人的消息,这是一场不够光明正大的行动,为了谋取暴利和私利,不惜破坏政府形象,不惜勾结黑势力,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趋势。很多人说这是与官员GDP考核有关,其实,这是谬论,中央政府让地方官吏去发展经济有何错呢?这里面最核心的关节点在于,农村土地性质不具体,地方官员通过恫吓,手把文书口称敕,就可以低价掠夺农民土地。拆迁中国在蹿火,同时燃烧的还有社会矛盾。当政者应当清醒了,如何化解拆迁和城管两个领域的活火山,是考验执政者智慧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