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急躁情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36:52
2009年06月03日 12:11:30
马上就干,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立竿见影,这种现象就是急躁的表现。急躁是神经系统兴奋和冲动的表现。在急躁时,当事人往往不能慎重地付之行动,结果事与愿违,接着便会灰心丧气。由于急于求成,常伴有情绪混乱,打破了当事人平静和谐的心态,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急躁情绪可能会给警察带来如下的麻烦:
1.它会打乱警察的工作秩序,浪费掉大量的时间。急躁的民警对工作往往没有全盘考虑,而是仓促上阵,干到哪儿算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表面上看来好像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并在乱中出错,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
2.它容易使人完不成任务,灰心丧气。急躁的民警往往不进行周密计划,未等时机成熟就急于求成,经常会失去有利战机,导致行动失败。为了挽回失败的后果往往又会猛冲蛮干,结果自然是头破血流。随后,又很快陷入到悲观失望中,不想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3.长期急躁可能会危害当事人的身体健康。急躁的人总是坐立不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样就会使得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之中,得不到休息,影响机体其他功能的协调发挥。
民警: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怎样做,才能克服急躁情绪,保持头脑理智呢?
专家:
急躁情绪与你的高级神经的活动类型(气质类型)有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急脾气的人大多是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型强,而抑制性弱,这样就容易导致当事人做事冲动性强,犯急躁的毛病。由于高级神经的活动类型是天生的,后天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你经过反复努力还是收效不大。但这并不是说急躁就不能改变。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中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急躁情绪还是可以缓解的。建议你尝试以下方法:
1.加强计划,合理预期。做事之前对工作进行周密计划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周密计划就是要求我们对完成工作的内外环境作充分的了解,找到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对任务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必要分解,制定步骤,同时还要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制订出预防的方案。有的人认为,这可能会浪费掉大量时间。其实,恰好相反,周密计划会使我们工作起来有条不紊、精力集中,会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任务顺利完成。进行周密计划、涉及合理预期这个问题。有的民警立功心切,幻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依靠突击,立见成效,这是很不现实的。任何人要想取得突出成就,都需要经过长期努力。例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花了40年时间;爱迪生发明电灯,进行了上千次实验。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时间预期,就可能会一遇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根本谈不上功成名就为社会作贡献,因此,合理预期是非常重要的。
2.积极暗示,劳逸结合。在进行某项警务活动时,如果产生了急躁的情绪,可以暗示自己:“这件事急不得,若急躁就可能把事情办砸。”使心情平静下来,不慌不忙地工作。劳逸结合也是克服急躁情绪的有效措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听音乐、散步或郊游,使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使得大脑神经兴奋中心转移,与工作相关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避免急躁情绪。
3.加强素质训练。急躁往往与一个人的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了习惯,要克服急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急性子磨慢。例如,可利用业余钓鱼、练习书法和绘画、下棋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一丝不苟,就能克服急躁,培养起耐心和韧性。
4.做事力争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急躁者做事情往往虎头蛇尾,不善始善终。要想克服急躁情绪,必须努力做到始终如一。急躁的情绪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克服起来也要有毅力。只要坚持下去,急躁情绪就会被克服。
5.进行消除急躁情绪的训练。要想消除急躁情绪,就要注重平时的训练,训练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人在急躁不安的时候往往会抖动腿脚,有的人则习惯地跷起二郎腿。这是无意识之中限制血液向大脑涌流的保持平衡作用的方法,腿部作用所以有益于消除急躁情绪,是因为它位于与头部截然相反的方向,调节血液循环的效果最佳。当你起急的时候,你可以往双脚的大脚趾上使劲儿,此外,也可以往腹肌上用力。   方法二:
下面的方法目的就是帮助你尽快消除急躁情绪,保持健康心态。
训练基本方法:
第一,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采取站立或坐卧的方式;
第二,做好准备后尽力往整个双腿上使劲,使双腿肌肉紧张,持续30秒后复位;
第三,身体处于坐姿时,可脚跟着地用力跷起大脚趾,使腿部肌肉紧张,持续30秒后复位;
第四,可以用上述方法向腹部肌肉用力,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反复重复上述动作,就能获得预期效果。
方法三:
下面的训练能够使民警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并强化心肺功能。
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第一,选择平坦的地面,双手各自紧握一本书或其他物件,自然站好;
第二,握紧书的双手慢慢展开,逐渐伸平;
第三,伸平双手后,躯体向前卧,身体要尽量向前弯曲,而后挺直;
第四,挺直身体后,身体向后仰,要尽量向后弯曲,而后复位。
每次做前卧和后仰各10下,共做3次,能够收到改善血液循环、情绪好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