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导正: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3--南方报网--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2:26:04
杜导正: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
2009-04-14 11:58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邓小平:“叫什么主义都可以”
毛泽东之后的邓小平,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尽管他在世时,有人就对他颇有微词;尽管对他的评价,若干年后才能更清楚一些。但在我个人看来,从他主持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来看,他在中共党史上、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论功绩,比起毛泽东恐怕还会大一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是扭转乾坤的壮举。邓小平带领人民开辟了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顺应人民要求的发展道路,迎来了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的时代。
邓小平曾坦承,他读书不多,他只懂得对人民好一点,办一点实事。赵紫阳同志生前也曾对我说,他不认为邓小平有这个理论那个理论,而就是四个字:求实胆大。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姑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邓小平的治党治国的路线确实突破了中共层层陈规陋习。个别人讥讽“白猫黑猫论”,说它不够深刻,但是,国家富强,百姓生活幸福,这就是一切!邓小平为这个目标奋斗了一生。
邓小平和毛泽东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在我看来,就是邓小平重新回到了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变而来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回归和发展。
邓小平理解的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又是什么?政治思想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法律不是指令;政党制度是多元的,不能叫多党制,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多党是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但这是靠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靠说理,靠服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大,而不是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六七千万中共党员仅是全国13亿人口中的一部分。经济上,更是多元的,有国有的,也有大量私营的,中外合资的,个体的,哪种形式对发展有利,谁就占主体地位。政治意识形态的管理上,也是从一元化向多元化渐进,在毛时代不可能有的西方文化也已陆续进入国内。
应当说,邓小平这种理解,是从进行中国建设的现状出发的,而不是机械地去强调什么主义。
在《邓小平文选》中,我们能读到这样的话:大意是,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社会主义,可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并没有搞清楚。我至今记得一篇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记录,遗憾的是它没有收到《邓小平文选》里。第一句,“我劝你们现在不要搞社会主义”;第二句,“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第三句,“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对这段话,我非常欣赏,最后一句话尤其精彩。上面引述邓小平的几句话,是否字字绝对准确?我不敢说死,但大意绝不会错。
尽管在有些人眼里,邓小平这些话足以扣上“叛徒”的帽子,但是,面对着毛泽东时代留下的穷困凋敝的局面,先去强调什么主义再发展,势必又会陷入到毛时代那种抽象的社会主义纯洁性标准的争论中而不能自拔。先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让人民、国家富裕起来,再谈什么主义也不迟。这正是邓小平的高明之处。
经过几年发展后,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49年建国前,我们党确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毛说要十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个阶段是什么?可以说是“准备阶段”,我看叫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不从政治上抠字眼的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来源于新民主主义理论,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回归。而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回归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但更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比如说,邓小平的“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的发展,必须服从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的思想,就是对几十年流行于国际和国内的“生产关系至上”的错误认识的突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就是认识到,我们既往生产力的发展所受到的束缚,不是来自资本主义,而是来自于某些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相联系着的不适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打破对计划经济的迷信,打破对市场经济的禁忌,不但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利用市场经济这种手段,而且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积累起来的、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一切市场经济的经验,利用过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个新概念的重要性更表明,我们所实行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符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不能依据抽象的社会主义纯洁性的标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每走一步都充满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无外乎所谓的“姓资姓社”的问题。如果我们从“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这个角度来考虑,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无谓的争论?当然,这方面理论有待学者阐述完善,进一步公开地把道理讲透,而继续纠缠“姓资姓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现实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我们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的觉悟程度、社会组织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都决定了现在的中国只能执行邓小平主张的这样一条路线。以后会怎样?过一百年再说。未来会是一元化吗?我看未必,恐怕会更多元,更文明。但展望未来,为未来奋斗,不能再靠“乌托邦”思想。
杜导正: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3--南方报网--观点 杜导正: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南方报网--观点 杜导正: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发展4--南方报网--观点 古巴无人上访--南方报网--观点 假如房价真的上涨100倍,得出了什么荒谬结论?--南方报网--观点 谁敢说李萌萌“被落榜”不是罗彩霞事件的翻版?-南方报网 观点 海关扣“禁书”,依据在哪里?-南方报网 观点 魏英杰:“庸众”赵作海们-南方报网 观点 张心阳:古巴无人上访--南方报网--观点 南方报系的动机与布局 杜导正:华国锋(《财经网》 重庆审判“黑律师”李庄,律师该如何抱团取暖?-南方报网 观点 谢国忠:2012年房地产泡沫终将破灭-南方报网 观点 湖北石首事件,原来石首不缺时评家-南方报网 观点 谢国忠:第二波下滑政府将无能为力-南方报网 观点 山东新泰市“80后提拔门”中的网友“不正义”反击-南方报网 观点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仅是一只小白鼠吗?-南方报网 观点 11位教授联名太少了,还不够申请吉尼斯-南方报网 观点 如何打击灰色收入?以多种途径完善财富再分配机制-南方报网 观点 烈女跳楼案,为何急于火化尸体?-南方报网 观点 杜导正 闵大洪:央视大火的公民报道与全民传播--南方报网 一清:南方报系与重庆打黑的纠结 回归十年来香港政制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