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山健康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03:05

秋高气爽,重阳节在望,相信很多人都计划与家人、朋友为伴,登山畅游,乐也融融又锻炼身心。秋季虽然是登山好时节,不过也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
1.登山前,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体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2.对山上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3.忌天未亮时登山。秋季清晨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很大,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诱发心脏病或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最好早饭后天亮时再爬山。
4.事先了解好登山旅游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5.登山时要思想集中,不能光顾着看景不顾脚下。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6.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登山时,人体会大量出汗,由于秋天气候干燥,补水就尤为重要。
7.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手杖,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路线,这样可减低坡度。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承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
爬山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健身 活动,但并非人人适宜。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不佳时最好不要去爬山。
一、患心脏病,高血压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盆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结石活动期等病症的老人,绝对不要去爬山。
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疾病,引起危险。
二、老年人爬山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根据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而定。
爬山时强度不宜过大,心率保持在100次/分钟左右,当感觉心跳有些快时,就应减慢爬山速度,同时做深呼吸,等到心跳恢复正常再继续,千万不要逞强好胜,一鼓作气爬上去,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三、太阳出来再上山。   很多老年人喜欢太阳没出来时就爬山,但是,早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室内外温差很大,老人猛地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 或心梗,因此早饭后再去爬山为好。
专家建议,老年人最好在上午,时左右,或者是在下午三四点钟时爬山。
四、爬山时穿衣要注意保暖,鞋要合适跟脚,最好穿轻便防滑的旅游鞋。
五、老年人不能空腹爬山,最好随身携带食物和水,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早晨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候,也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段,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释血液,又可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爬山时也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适当糖分及电解质的饮料,可以减轻疲劳感,尽快恢复体力。
六、老年人爬山要注意循序渐进。
爬山前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
爬山的高度和时间应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平时活动情况而定,以没有不良反应,不明显喘气为度。
七、要注意科学休息。
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休息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站着休息为主,长时间休息可在15分钟以内,但不要马上坐下,应站一会儿再坐下休息。
休息时,可以自己或相互按摩一下腿、肩、颈等部位的肌肉,千万不要躺倒休息,还要穿上衣服,防止着凉。
八、老年人爬山时最好采取科学的姿势,不仅可以省力,而且更能科学锻炼身体。
走上坡路时,尽量让脚后跟吃劲,人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身体的重量就分配到大小腿乃至腰部,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力;若坡路较平,也要尽量全脚掌着地,用手能减轻双腿负重,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度,就可手脚并用,这样省劲。
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这样减少了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肌腱会感到舒服。
九、老年人爬山时一定要忌烟酒。
登山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氧消耗增加,而烟酒入体后会更会加速心跳,增高血压,这就大大增加了心脏的负担,降低了心脏的功能,减弱了体力活动的能力,对登山和身体都有极大的危害。
十、要准备各种急救药物。
老年人由于各方面机能的减退,在爬山时应随身携带些药物如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气水,止血贴,麝香止痛膏等以备急用。
为防受凉感冒,爬山时还应多准备一两件衣服,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服,出汗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要随时更换。
十一、老年人爬山最好结伴而行,互相有个照应,还要注意不要迷路,不要钻那些没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万一发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