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接纳国际救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28:30
童大焕
【该文章阅读量:123次】【字号:大中小】
在我们的受灾同胞生命攸关的时刻,国际上伸出的援手,也是废墟下的生命最需要的。多一支专业搜救和医疗队伍,多一条救灾犬,多一台生命探测器,就多几个生命的希望。
汶川强震震惊了世界,中国政府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开放态度也得到世界舆论的赞赏。
虽然现在地震已经过了挽救生命最关键的72小时,但仍有数万同胞在土石瓦砾中生死未卜,当前的救灾仍属于救命为主的时期,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当前的救灾,抢救生命仍是重中之重。此时的救灾,更多的救灾专业人士和我们的子弟兵无疑是第一线最急需的。随着地震救灾工作全面展开,救援人员抵达所有受灾地区,也为国际社会加紧对中国的赈灾援助创造了条件。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5日表示,考虑到邻近和快捷的原则,中国政府已同意日本政府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赴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救援行动。对于其他一些国家表示愿意派遣救援人员,有关部门正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研究。
可以见到的“其他国家”有: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说,俄国可以向中国灾区派遣医生和救护人员。他们有一所移动医院,可以运送到任何地点,并在三小时之内搭建起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史密斯13日表示,澳政府愿向中国政府提供搜寻和救援方面的技术帮助及人道主义援助。
这样的开放姿态前所未有,正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行动体现。其实,在突发的灾难面前,世界性的救援常常会超越国界。中国政府也多次派出队伍参加别国的紧急援助,在2003年5月,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阿尔及利亚开展地震灾后的救援工作。此后,无论是在印尼还是巴基斯坦,在国际救援的队伍中多次活跃着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身影。各种医疗、建设方面的中国国际救援更是家常便饭。
灾害面前的国际救援,既是国际惯例,是国际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人类命运相连、同舟共济的必然所在。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人种、肤色、语言和政治观念,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心手相牵,呼吸与共。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领邦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属地震高发地区,他们有丰富的抗灾经验,有着先进的生命探测器和训练有素的救灾犬;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具有先进的救灾技术、工具和专业人员。在我们的受灾同胞生命攸关的时刻,他们伸出的援手,也是废墟下的生命最需要的。多一支专业搜救和医疗队伍,多一条救灾犬,多一台生命探测器,就多几个生命的希望。
此间,国际民间组织的救助活动同样畅通无阻。温家宝总理14日在查看灾区的途中遇到一支美国救援志愿者小组,他借此机会向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表示感谢。世界与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离得这么近,这么近。
是的,人类本就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亲戚、兄弟姐妹。以生命的名义,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的胸怀,只要需要,就让国际的救助力量与我们一起抢救生命。国际国内的各种民间救灾组织将会成为一个个持之以恒的力量,协助和见证震区的灾后重建,监督和防范公私机构腐败。
来源:新京报      来源日期:2008-5-16       本站发布时间:200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