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抗癌日记:不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7:44
我们的抗癌日记:不怕
荣筱箐 2010-11-11 18:13:46 
核心提示:所有的劫难可能都是如此,当你不在其中时,听上去都令人心惊肉跳有如梦魇,一旦避不开躲不过跟它狭路相逢,你也许会发现它尽管是张牙舞爪的洪水猛兽,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法驾驭,而你自己手无寸铁的血肉之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
美国现在已经算是正式进入了节日季节,在街头玲珑闪烁的灯饰、橱窗里精致堆起的应节新款,满耳叮叮当当清脆活泼的铜铃声和周遭的空气中处处火花般炸开和弥漫的轻松和欢愉中,人们迎来感恩节、圣诞节,一路狂欢着跨入新一年。
有趣的是,以祈福和顺,祝愿安康为主题的节日季每年却是以10月31日的万圣节拉开序幕。在这个俗称“鬼节”的日子里,人们把家改造成盘丝洞或鬼门关,门口的装饰都是平日里避之不及的妖魔鬼怪,自己也打扮成一个恶似一个的牛鬼蛇神,成群结队招摇过市。
在美国的各个节日中,住在这里的华人参与最少的也许就是“鬼节”,年轻人有时虽然会凑凑热闹,也大多只会扮成可爱的天使,夹在满街凶神恶煞中间显得和善可亲却毫无新意。而上了年纪的人,就算移民几十年,已经学会了拥抱亲吻、对子女说“我爱你”和烹煮复杂的番瓜派和火鸡,对于“鬼节”始终还是心存芥蒂。
这也难怪,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希望自己身边常有天使保佑,而不是恶鬼纠缠,希望生活每天都是阳光普照,而不是鬼影重重,但每个人却都逃不出在我们心里忽明忽灭的鬼火般的恐惧,对疾病、对失败、对时间、对未来、对失、对得和对恐惧本身的恐惧让我们即使已经浸透了甜蜜的幸福,也常常处于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之中。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这点上并没有不同,但是东西方的文化中人们给自己壮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
中国人似乎更喜欢逃避,对于我们,躲过黑夜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被蒙头,要让手中的珍珠不变成沙粒,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再摊开手掌,让青春永驻的最好办法就是藏起镜子,我们对鬼怪的忌讳也由此而来,相信只有不碰不问不说才能躲得过。
而西方人却总是有股唐吉珂德的蛮劲儿,他们更喜欢选择直面,他们相信走出阴影的办法只能是击碎阴影,躲过重拳的办法只能是回一记重拳,消除恐惧的办法不是在鬼怪面前捂住眼睛,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狰狞,从“胆小鬼”变成驱魔人。
这种方法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鬼节”当天就能显示出来,一晚上的群魔乱舞,尽兴而归后,无论是怕黑的孩子还是心神不宁的大人,都换来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一夜好眠。不过它更深处的奥妙我却是在妈妈生病之后才真正明白。
所有的劫难可能都是如此,当你不在其中时,听上去都令人心惊肉跳有如梦魇,一旦避不开躲不过跟它狭路相逢,你也许会发现它尽管是张牙舞爪的洪水猛兽,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法驾驭,而你自己手无寸铁的血肉之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
更重要的是,劫难好像是给生命注射的一针流感疫苗,它不能帮你避过病毒,却能在以毒攻毒中帮你增强抵抗力。它能让你心如盘石处变不惊,经历了青面獠牙的万圣节之夜,心里不再有恐惧。
因为,你已经看到了,鬼怪,不过如此。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xMMDAwMDIwNTYxMA.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