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12位高管人均年薪1533万元遭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03:14
本报讯 (记者黄斌)昨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撰文质疑中国平安。
最近,中国平安披露:2007年公司共有12名高管,最低年薪为626.7万元,最高年薪为4770.4万元。其中,在该公司领取酬金的3位董事年薪合计高达1.19亿元,人均年薪4000万元;另外9位非董事高管的年薪合计则高达1.38亿元,人均年薪1533万元。
就连该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监管都跟着“沾光”。领取酬金的6名监事年薪分别为:37.9万元、31.1万元、25万元、24.8万元、6万元、6万元;同时,该公司4位独立董事中有3人的报酬均为30万元,另1人为18.9万元。
加总计算,该公司12名高管年薪高达2.57亿元!
董登新介绍,目前沪深证交所约有1500家A股上市公司,若以已经披露2007年报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来统计,只有223家公司的净利润是高于这一数字,而另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均不及2.57亿元。
中国平安的高管超高年薪,是否侵犯了股东的合法权益?董登新质疑有三——
质疑一:中国平安12位高管的年薪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竟高达1.7%。
2007年,中国平安共创造净利润150.86亿元,而该公司12位高管的年薪却高达2.57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高达1.7%。这一比重可能在中国找不到第二家公司。
质疑二:中国平安应该如何公平取舍雇员福利与股东权益?
2007年,中国平安每股收益2.11元,年末每股净资产14.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4849元。这些财务指标在中国上市公司排行榜中算是优秀的。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年度分红方案:每股派现金仅为5毛钱,且含税。
在公司董事会眼中,是以高管为代表的雇员福利更重要?还是股东权益更重要?董登新认为,如果董事会只重雇员利益,而轻视股东利益,那么,它只需要将更多的雇员福利做成“成本”,就可以“吃”掉股东权益。相反,若董事会重视股东权益,那么,它就应克制雇员福利的过度膨胀。
质疑三:十倍于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年薪,叫做与国际惯例接轨吗?
2008年4月9日,中国平安发布一则“澄清公告”,“理直气壮”地强调:中国平安不是“国有企业”;中国平安引进了不少“国际一流的人才”,有60多人来自“海外著名跨国公司”;实行的是“一个公司、两种制度”的薪酬体系,“外籍员工和执行董事适用与国际化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并且“公司执行董事的薪酬也经过了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审议通过”。此外,公告也明确指出:高管的薪酬并非来自“交强险”所赚,高管高薪与“交强险”无关。
可是,为什么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只有不过百万美元的年薪呢?中国平安的高管们与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年薪相比,究竟哪个才算是真正的国际惯例?中国平安的高管们能拿如此超高的年薪,究竟是包盈不包亏的“一锤子买卖”,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一种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