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网美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28:12
罗崇敏厅长畅谈“2010云南教育美国行”成果与感受   作者:黄云刚    文章来源:教育厅新闻中心    点击数: 126    更新时间:2010/11/11  

2010年10月22日至11月3日,应美国教育联合协会、美中国际教育管理集团和美国洛杉矶哈岗学区的邀请,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率领“2010云南教育美国行”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华盛顿、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地的教育机构和大中小学。罗崇敏厅长还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精彩演讲,受到与会者的赞誉。

“2010云南教育美国行”代表团以罗崇敏厅长为团长,邹平副厅长为副团长,成员由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16所大中学负责人和昆明市政府、玉溪市教育局、元江县教育局的领导组成。

访美归来,罗崇敏厅长接受了《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和教育厅新闻中心的专访,畅谈了美国之行的诸多收获和感想。

“‘云南教育美国行’在国家框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加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区域教育合作、交流,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回顾这次马不停蹄的“云南教育美国行”,罗崇敏厅长认为此行的目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的指示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我省“桥头堡战略”的具体举措。此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使云南教育走进北美地区,使云南的教育信息与北美地区的教育信息相对称。

说起这次“云南教育美国行”择机而出,罗崇敏厅长说,还有一个目的在于落实中美两国高层达成的关于教育、经济合作、人文合作方面的共识。2010年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提出要加强教育方面的合作,要送10万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教育都带来了冲击,使美国的就业成为很大的问题,现在美国的失业率达到10%,失业意味着许多学生也会出现失学,原来准备到高等院校学习、到国外留学的条件就没有原来充分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云南教育美国行,无疑对宣传云南的教育、传播云南现代教育信息,吸引北美发达国家关注云南的教育,整合国际教育资源,促进云南对外开放,加快云南的教育国际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云南教育界了解美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把握美国教育信息,了解美国教育需求,借鉴美国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特别是了解和引进先进的教育体制,充分利用北美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促进云南现代教育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云南教育美国行”代表团受到了美国高层的关注,美国副国务卿亲自过问代表团的访美事宜。

此次“云南教育美国行”时间紧凑,内容丰富,不是一般的考察,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活动。一是在华盛顿、洛杉矶、纽约、旧金山举行了云南教育展;二是深入到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进行考察;三是到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和4个州的教育厅进行了访问,并拜会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处,副代表接见了代表团,此外代表团还分别到4个州的总领事馆去拜访了总领事,特别是对4个有影响的民间组织进行了访问(包括中美关系促进会);四是罗崇敏厅长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精彩演讲。

罗崇敏厅长指出,“云南教育美国行”活动受到了我国驻外使节的高度评价。他们说:“我们国家来进行教育考察的团不少,但像你们这样全方位、多形式、深入地对美国的教育进行考察,然后又对云南的教育进行广泛宣传,这还是第一次。你们在国家框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加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区域教育合作、交流,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为我国区域与美国区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云南教育美国行”的五大收获

在谈到此次“云南教育美国行”的收获时,罗崇敏厅长表示,可以从5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为落实两国高层达成的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交流的共识,迈出了区域合作的步伐。就在此次活动中,云南的第一个孔子学校在美国的哈港地区挂牌,学校由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和哈港地区的一所学校联合举办。

二是广泛宣传了云南,特别是云南的教育,宣传了云南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云南的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国际化教育、公平教育、高等教育,介绍了云南今后举办各类教育的优惠政策,希望美国有志于教育的企业界和民间组织到云南来投资教育。吸引了美国各界人士的眼球,许多美国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开始关注云南,把目光逐渐投向云南,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到云南来考察,考察教育投资、考察高校间的合作、还有的来考察留学条件。罗崇敏厅长说到这时,讲了一个小插曲,当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有4个国家的学生就跟他要电话号码,要求到云南来读书、就业,这几名学生一个是土耳其的、一个是俄罗斯的、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加拿大的。

三是深入考察、学习、借鉴了美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现在全国在校的学生有2.6亿人,老师有2000多万。美国是在办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普及十三年教育,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发展。至于高等教育,美国的大学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有很高的自主权,公立学校由国家教育部门管,州的公立学校由州教育部门管。教育部门第一是管评估,办学的条件是通过州教育部门评估;第二是管拨款,评估之后拨多少钱,完全是教育部门决定。总之高校自主权很充分。

四是加强了云南高校与美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哥伦比亚大学,还就今后在教师交流、科研项目的合作方面取得共识,罗崇敏厅长所介绍的云南多元发展的特点,经济的多元、生态的多元、民族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教育的多元,师生们都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到云南考察参观。

五是为推进云南的国际双语教学打开了门路。通过此次访问,在美国建了云南的第一所孔子学校,孔子学校就是推广汉语的。下一步,在国际双语教学方面将会引进美国、加拿大一些学校的老师到云南来进行英语教学。罗崇敏厅长强调,通过这次教育考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对语言的敏感性很强,其实语言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人的创造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那些称之为精英、天才的人物一般精通好几种语言。如,马克思通晓7门外语,季羡林精通5门外语。因此,云南的教育要国际化,必须从娃娃抓起,关键是抓语言教育,抓住孩子幼儿阶段对语言的敏感性,学习语言比较容易的特点,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推广双语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罗崇敏厅长在向媒体介绍“云南教育美国行”所取得的收获同时着重强调了要把访问所取得的成果用来推动云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云南教育的国际化,落实好“桥头堡战略”。罗崇敏厅长指出,美国在从幼儿园到大学各阶段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师素质的提高方等面都有许多值得中国、值得云南教育界和全社会借鉴的先进经验。

如,美国的幼儿教育的一种道法自然的教育,幼儿园注重自然教育、能力教育,午睡时幼儿就是和衣而睡,睡起后自己又把那个塑料板拿出教室,老师就负责拿一下那个塑料。这个是相对城中心的学校,那么我就问他们:城中心的幼儿园都是这样的吗?都是。凡是公办的幼儿园,都是这样的。此次代表团到一所幼儿园去考察,学校有310个孩子,4个孩子就有一个老师,一个班有20个学生,一天一个班只集中15分钟上课,2到4岁在幼儿园学习,两年只要求学会10个单词,会写自己和父母的名字,数学没有教学内容,是在游戏中建立数的概念。

又如,代表团考察了美国的中学,那儿的中学是非常个性化的学校,一个班20个学生,都是讨论式的教学,一般都有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每个班或20个学生或20多个学生,都是两个教师,一个老师主讲一个老师在下面辅导。讲课的时间也不长,一般在20分钟一节课,有时一节课就讲15分钟,其他时间都是讨论。我们问了几个孩子:你准备上什么大学?他们说要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等名校,但他们的学习好像不存在什么压力。经过向学校负责人了解,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说不考试,都要考,一周要进行两次考试。这个考试是过级考试、学业考试、评测考试。大学在选拔的时候,就是根据整个几年的测试总的成绩来分析,决定是否录取这个学生,它不存在全国的考试。我们又问:区域性的考试有何特点?学校负责人介绍,区域性的考试是单科的考试,譬如这个学期允许我考哪一门,我就考这一门;下学期允许我考两门,下下学期允许我考三门……但这绝不是像我们样的全省统考。这个考试是为了对你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试、进行评价。

此外,美国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内外部的竞争性都很强。在校与校之间、学校内部展开公平竞争。但他们的竞争不是靠学生的考试分数来体现你的水平,他们主要是靠社会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来对这所学校进行一个总的办学质量的判断,然后搞排名。

美国的教育,其实也存在危机。危机就是公办学校的老师进得去、出不来,老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中小学老师。以前我们以为美国中小学教师地位多高,这次去深入考察,也觉得不算高。在对各行业社会地位进行的排名中,第一是工程师,第二是医生,第三是律师,第四是公务员……中小学教师是排到第九、十,大学教师的地位则要高得多。但是,美国对中小学教师的选拔、任用的机制灵活,由社会信誉度高的中介机构进行选拔推荐教师,这一点做得很好。这类中介组织有针对性地到大学里面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机构里面进行培训,培训以后向学校推荐。在美国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是到中介组织里去选拔教师。中介组织就要负法律责任,也提供服务,跟老师签约保证教师的薪金是多少。此外,美国小学教师实行全科教学,就是以班为单位,由一名小学老师负责这个班的全部的教学。语文、数学、外语还有音乐、美术、体育,全部是这名老师包揽。通俗地讲,就是包班制。这样一来,对教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逼着他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厅新闻中心  黄云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