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教育杂谈-庐江教育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6:09
何不换一种方式去思考
作者:彭号军    来源:白山镇朱井小学    日期:2009-12-1 9:50:11    阅读:18次    我要评论(0)
近日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家三口人,一对夫妻和一个七岁的孩子,他们想在城里找房子,跑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才找到了满意的房子.丈夫问房东:"这房子出租吗?"可房东却遗憾地说:"唉,实在对不起,我们的房子是出租,可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夫妻俩听了,无可奈何,只好默默地走了.就在他们已经走了有好几米远了,忽然,他们的小孩跑了回去,这时他们都回过头来,只见小孩用小手去敲房东的门.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孩子笑眯眯地对他说了一句话,房东听后,高声笑了起来,立即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你知道这可爱的孩子对房东说了什么吗?原来小孩对房东是这样说的:"爷爷,这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只带着两个大人."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限制,不论限制是正面或负面的,不加思索的跟随会让人不知其所以然!但有时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有些难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的.
还有一则事例: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没有头的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当学生作业做错时,课文没背出来时,我们当老师的可以这样想想: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可能也会范同样的错误,甚至可能还会不如现在这些令你生气的学生呢.如果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多一点和学生的换位思考的话,那么我想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开心的.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多给予学生一分关爱,就会多燃起学生的一分自信。
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有时何不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或许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责任编辑:孙业政)
(已被推荐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