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讨论·难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25:31
昨夜·讨论·难产Posted inOther,Tech at 12:57 pm by Winters Mi
昨天跟吉子从11点聊到了凌晨2点左右,一直在讨论突然想出的一个想法,最后不幸难产,事实证明是同43things相类似的概念,起初我俩都不是很了解43things的具体操作方法,只是知道类似于一个许愿池的地方,呵呵,讨论之后,吉子上网重新看了看,发现同43things和中文的爱米网在想法上有很大重合的地方。隧宣告难产,而已经睡觉的Xuer被我俩吵醒,觉得我们说得很有意思嚷着要我帮她在爱米网搞个帐户之类的东西,被我严辞拒绝,郁闷睡觉去。当然睡觉中产生了另外的想法,这为后话,目前还在Xerdoc内部讨论,如果还是难产,再给大家来个剖腹展示,由众人评述去吧。
反正也是难产,就分享给大家,说不定会有点启发,说不定也能变个标本之类的东西,呵呵。
想法是这样产生的,我在听BaseCamp领导人在最近的一次峰会上谈论Rails和BaseCamp等等,又想到最近有朋友受到结婚困扰,就想,如果我定一个筹办婚礼或者结婚的计划并发布出来,里面有制定的Schedule以及里程碑,用工程管理的方法来管理我生活中的计划,期间还有别的用户给我的意见批评表扬,虽然这是我婚礼的计划,不过n多热心人都参乎进来,计划一步步的做,成功,放出婚礼录像Podcasting之,大家都Happy。这样,iPlan的雏形就是这样出现了;
又想到,最近有同事家里要添小宝宝了,这肯定没法计划,因为肯定要发生。不过关注的还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哪天哪天要去海妇检查,哪天哪天要去参加助产课程……(我好像挺内行,呵呵)
又想到,买房,计划两年内买房,真是漫长啊,别的用户会不会那么热情帮助那,或者是否还有激情继续分享这个漫长的过程呢,先不管这个,关注的还是这样的过程……
又想到,Xuer最近健身,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去的哪家健身馆呢(啪,Sidebar中出现了各大健身馆的RSS广告,呵呵,停,过了)
此时,43things还没有走到脑袋中,只顾着自己意淫了。
于是觉得iPlan计划性太强,不过还是刺激人们坐下去和写下去的一种手段,其实,据心理学家分析,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同别人分享出来后,就会很不好意思不去做了,比如我早期说戒烟的时候,宣布出来之后,确实很不好意思,不过后来脸皮厚了,然后也没人理我了,戒烟的宣告贴到宿舍楼大厅都不会觉得害臊的(又过了,停)。iPlan的计划性太强,所以改名叫iDoing,记录正在作的事情,过程是故事的线索,会是
目标(包括不可避免的,比如生孩子)——计划——过程——结果(不一定都有结果,不过会被大家笑)
觉得目前为止,想法还算可以,于是叫来吉子讨论。未等我陈述完,吉子就问这个跟43things有什么区别,我说43things关注的是你想做的事情,iDoing关注的是做事情的过程,而且有很强的计划性,是吧。吉子说他也不是很了解43things就是简单看了看。于是继续陈述,期间也是遇到好多问题,比如
这样的一个功能基本就包括了一个BSP要提供的东西,成本太大,搞不过大的提供商,如果能够类似Technorati那样刺激用户从他的Blog上ping过来还可能一些;
定自己的计划是一方面,看别人的计划可以得到更大的帮助,比如完全可以参照别人的婚礼计划……,不过这种搜索系统跟iAsk又有什么区别呢。iAsk往往要招募一些回答问题的专家来做编辑吧(不是很清楚,偶尔看过),这个数据完全是用户个人经历的记录和分享;
人家是不是很愿意分享自己的过程啊?记得前阵子在The Web We Web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讨论了一个RoR的项目。
MICHEAL BUFFINGTON最近用RUBY ON RAILS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意思和商业前景的网站:WORDPHOTO.ORG,和FLICKR一样,它是一个图片分享的社会性网络,但它采用了和FLICKR完全相反的信息组织方法:FLICKR是在上传图片后给图片打上标签,从而形成一个信息网络,而WORDPHOTO是先写下一个标签,然后接受成员为这个标签(标题)而绞尽脑汁创作出来的图片,这也就是一次“命题作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人类的创造力是如此深远各异,从而得到最大的学习启发,或者仅仅是审美愉悦。
当时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这种命题作文的创作方式,那么先定了计划然后去完成,也属于这样的一种模式吧。
谈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了。Xuer也被我俩吵醒跑过来听着,似乎对其中减肥的计划比较热心。“再看看43things。”吉子重新看了看43things,以及爱米网,发现想法重合的部分太多了,他们当然会提供过程的分享,会提供完成者的体验……
唉,从想法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过看了看爱米网,跟吉子大致看了看用户群以及参与度,黏性啊什么的。又是这个老问题了,推广作的不好,我们本以为买房会是最大的一件事情,结果找了半天才找到,呵呵
对比一下想法吧,我觉得iPlan/iDoing比较好的一点就是计划性,类似于命题作文的创作模式,而且关注的是过程的趣味性而不是想法的趣味性,可能都是那些想法,可是每个人买房的过程都不一样,这个虽然是处理和操作的环节,不过处理好了也是运作起来的特性之一吧,呵呵。
另外一点体会就是用户长期写Blog的针对性不是很强,经常看到朋友的Blog或者Space很久不更新,或者用歌词充数,但是用户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应该是很强的吧,呵呵。
这两点都没有经过调查就说的,应该是比较主观的,各位看客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在这个想法上,Xerdoc目前是没有打算做这个事情,各位有意的话可以随意利用上述想法,也欢迎大家一起对这个想法交流意见,呵呵,虽然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毕竟43things都已经证明这个是可以操作的了,呵呵。
BTW:本来昨晚一直讨论,一直给内部发信说这个想法,不过也是让CCoffee失望了,在此对此次医疗事故表示道歉,愿意赔送白朗姆一瓶,呵呵。
你丫,一口气读下来,心潮澎湃,不料最后坠机了,日!
C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