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复苏,要防止转嫁风险(国际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9 06:53:50
李向阳《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12日   21 版)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G20峰会成为协调大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平台,各国普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阻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步入经济复苏阶段后,经济刺激政策如何退出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优先任务,今年6月的多伦多峰会已对此达成基本共识。但当前从整体上看,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各国复苏进程存在差异,大国间的经济政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歧。
与以往经济周期相比,此次周期的复苏势头较为乏力,这在发达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在正常情况下危机发生后的两年间经济增速平均为3.7%,而这次仅为2.4%。尽管多伦多峰会上,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承诺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但为加快复苏步伐,这些国家都坚持继续实施超低水平的利率政策。
更为严重的是,受制于失业和国内政治压力,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者,短期内该政策对全球汇率市场的冲击与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显现;长期看,美国利用本币贬值转嫁债务的风险也正引发债权国的担忧。紧步美国后尘,日本央行近期也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是这次经济周期的另一个突出特征。迄今为止,多数新兴经济体呈现出程度不一的经济过热迹象,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升压力加大,因而需要退出危机时期的经济刺激政策。但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正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为遏制通货膨胀压力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继续实施超低利率政策,新兴经济体的加息政策又会扩大与发达国家间的利差,刺激热钱流入,加大国内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压力。而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又会给他们带来货币升值的压力。为此,韩国、巴西、泰国等许多国家已开始对资本流入进行控制。
当前,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复苏进程的差异。一方面,发达国家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其居民资产大幅缩水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疲软和投资低迷,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利率水平停留在历史低位却仍无法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就是明证。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在最终诱发本国通货膨胀之前,先把通货膨胀输入到新兴经济体。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率先复苏为全球经济做出了贡献,却可能不得不“支付代价”:率先复苏吸引外资流入,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为遏制经济过热的措施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来自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输入迫使其采取更为紧缩的经济政策。这就可能影响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引发资产泡沫的崩溃。而新兴经济体为阻止热钱流入、本币升值而广泛采取资本管制措施,或许还将进一步引发汇率战与贸易战。因而,在全球经济步入复苏阶段之后,如何有效协调各国间的经济政策,特别是防止某些国家采取利己政策转嫁风险,成为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