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国际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7:14:07

国际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国际论坛)

何亚非《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08日   03 版)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面临诸多新的重大挑战,并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政治、经济、安全、社会等问题相互关联加深,“界线模糊”。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与核安全等各种挑战集中显现,相互影响。二是国内国际问题“界线模糊”,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影响国内发展。希腊债务危机、冰岛火山灰等经济问题及自然灾害表明,在全球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今天,危机传播速度加快,国际社会协调应对的难度加大。

  上述新特点给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使全球民众对现有国际体制能否有效应对新挑战产生了疑虑,信心出现“赤字”。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一场信心危机,既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重树信心,更需要对现有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和完善。

  近期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和欧洲经济社会动荡表明,国际社会信心仍很脆弱,当务之急是恢复、提振各方信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日益交融,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唯有同舟共济,方能共同发展。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企稳,一些国家合作压力和紧迫感减退,同舟共济精神淡化,这一动向需引起重视。从长远看,各国的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利益是趋同的。“大河有水小河满”是常理。

  对现有国际体系进行必要改革和重建并不是全盘否定或推倒重来,而是在发挥其现有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调整和完善。具体而言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继续维护并加强联合国在现行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联合国为核心、各种专门机构和区域性组织为辅助的现有国际体系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通过必要合理改革,提高联合国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第二,巩固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基础上,推动二十国集团建章立制工作顺利进行,平衡代表性和效率,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体系改革,建立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发展不平衡是诸多全球性挑战的根源,改进全球治理结构要把解决发展问题放在首位。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门机构应加强协调,加大发展投入,保障发展资源,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第四,针对日益频繁的突发性危机,国际社会要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果断决策,迅速反应,有力合作。长期来看,有必要推动建立全球预警机制,提高国际社会协调行动能力。

  第五,加强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及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球合作体系。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可利用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各方资源和专长,但主权国家仍是国际体系决策的主体,对社会资源的参与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电子信箱:gjpl@pd.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