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首爾峰會面臨兩種抉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0:26:31
2010年11月10日 09:18:17  來源: 解放日報 【



9日 記者在韓國首爾COEX貿易中心的G20峰會新聞中心工作 新華社記者 段卓力 攝
明天,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在韓國首爾召開。前幾屆峰會的主要議題是應對金融危機、減緩經濟衰退。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背景下,首爾峰會要談些什麼?有什麼熱點?有何意義?
匯率議題異軍突起
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世界主要經濟體“抱團取暖”的局面開始松動,貿易保護主義陰魂不散,國際社會在宏觀經濟政策重點、匯率、金融監管和改革國際金融機構等方面分歧日增的大背景下,此次被歐盟稱為“在關鍵時刻召開的”峰會也許注定了要經歷坎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吳妙發認為,此次峰會對全球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而主題的抉擇尤為關鍵。一種抉擇是,峰會精心謀劃全球經濟更快復蘇,確立國際金融監管體係,擴大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投票權,有效阻遏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抉擇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著力于自身利益,舍棄協作,把矛頭轉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燃起貨幣匯率之戰,進一步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正因如此,這次峰會在議題設置上可謂波折重重。東道主韓國的有關官員7月份起就穿梭各國商定議題。在峰會官網上,列出了四大議題——“確保世界經濟持續復蘇”、“構架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增強國際金融監管體係”和“改革國際金融組織”;兩大倡議——“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和“發展”。然而韓國總統李明博在11月1日卻提出了“新”四大議題:匯率、全球金融安全網、國際金融組織改革和發展。
其中匯率議題的“異軍突起”讓人有些意外,卻在情理之中。9月30日,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尹增鉉還表示,不宜在峰會上公開討論匯率問題;時隔一周,10月7日,李明博則表示,首爾峰會將就匯率等問題進行協調;時隔一個月,匯率問題被提升為峰會的四大議題之一。一步步升級的背後,反映了各方對匯率問題的高度重視和激烈的博弈。《華爾街日報》甚至這樣評論:盡管在匯率問題上存在很多分歧,但是與會者一致的意見就是,該議題至關重要。
美國有意轉移焦點
這一輪的貨幣紛爭表面上是起因于中美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端升級,而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聯儲“開動印鈔機”壓低美元幣值,造成其他貨幣的升值,其他經濟體為維護金融安全而被迫幹預匯市。就在11月3日,美聯儲公布了新一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增加了匯率戰和貿易戰的風險。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認為,從中國的角度而言,不希望談論這些問題,因為這對中國不公平。既然現在匯率問題已無法避免,徐明棋強調:“討論歸討論,中方不希望在會議最後聲明中對中國有什麼單方面的要求”。
那麼首爾會不會淪為匯率戰場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判斷,考慮到日前在韓國慶州舉行的G20財長會上各方對于匯率問題的措辭,首爾峰會不太會成為匯率鬥爭的戰場。她解釋說:“在目前情況下,匯率問題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而且匯率問題不能解決全球經濟失衡以及貿易問題,各方沒有必要過多糾纏這個問題。”
李明博在11月3日G20峰會記者招待會上,也對就匯率合作達成共識表示樂觀。
也許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美國這幾日開始微調戰術。《金融時報》撰文指出,美國目前正在將G20匯率焦點引向貿易失衡。美國在慶州會議上提出,各經濟體經常賬戶盈余或赤字應限制在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雖然會後聯合公報沒有採納該建議,但正因為會上沒有做出具體決定,給這個問題留下了各種可能性。
IMF改革沒觸及根本
鑒于慶州會議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問題取得重大進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和發展問題的進展可能成為此次峰會的積極成果之一。據G20財長會上的共識,IMF將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興國家在內代表性不足的國家轉移6%以上份額,超額完成匹茲堡峰會定下的目標。歐洲國家還將讓出2個執行董事席位,以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徐明棋和陳鳳英都判斷,“中國很可能獲得一個執行董事的席位”。
然而,由于IMF的大部分決策都實行絕對多數的表決原則,因此此次改革並沒有觸動美國的否決權,即使是讓出席位的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也擁有否決權。所以,徐明棋指出:“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或者說更具有象徵意義。改革並沒有完全反映中國真正的實力。”《金融時報》的評論也認為,“(IMF的改革決定)幾乎不會給IMF治理帶來任何正式的變化”。
中國多次強調,期待首爾峰會充分展示亞洲國家發展經驗,在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促進發展、推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G20合作重點應是如何繼續保持團結一致,解決引發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根本問題,鞏固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中方已經作出自己的選擇,其他各國與會政治家將如何選擇?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成珞 洪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