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上的美女与作家(藏与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7:08
李 辉《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07日   08 版)


我非藏书家,所爱好搜集的对象,主要是我所感兴趣的人物的相关著作和史料。搜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与情感有关。尤其是那些时间久远的书刊信札,一旦能寻觅到手,轻轻抚摩,细细翻阅,其感觉之美妙惟有自己知道。
2006年,在孔夫子旧书网淘到四本黄苗子先生1934年编辑的《小说》半月刊。《小说》半月刊出版于1934至1935年之间,八开特大本,扉页上标明:主编梁得所,编辑丽尼、黄苗子,大众出版社,发行人黄式匡。我所买到的是第四、第八、第九、第十七期。
从作者队伍看,《小说》虽非名家云集,文学倾向也不太明确,但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作者的作品。从我手中的四本看,作者即有吴奚如、靳以、李辉英、穆时英、祝秀侠、罗洪、马国亮、鲁少飞等当时有影响的作家和艺术家。为走流行之路,每期都安排有两三篇根据好莱坞电影编写的故事,并配有电影剧照,在同时期的小说刊物中恐怕是别出心裁之处。
《小说》的封面(上图为封面之一),均是黄苗子创作的大幅彩色绘图。这些封面的构图、色彩都很大胆别致,看得出是根据办刊宗旨欲走时尚之路,故特别侧重于仕女肖像,试图在结合传统美女形象与现代气息的风格上摸索一条新路。今天来看,这种尝试还是很有特色的,既有视觉冲击力,也有韵味,哪怕放在当今林林总总的杂志中仍未过时。巧的是,读美国新近出版的《纽约客》,发现其中一期的封面也是突出美女画像,在视觉效果与风格上与《小说》有相通之妙,而时间已在七十几年之后了。
除绘制封面外,黄苗子还发表有作家肖像漫画,分别为丰子恺、孙福熙、冰心、丁玲、卢隐。每幅肖像,均配以苗子自己所写点评文字,活泼有趣地概括一个作家的特点。如他这样评述丰子恺:“人很淡远,读他的小品文,仿佛读陶渊明的诗。喜欢佛理,但不劝人拜佛,和发起念经救国之类。爱孩子。爱在乡下地方居住;生活像一个隐士,但常常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观念流露在文字中。文章做得好之外,音乐、美术都有很深的研究,子恺漫画在五六年前尤足以风动一时。关于西洋美术和音乐的介绍很有功绩,是中学生们一个蔼然可亲的师长。有人说他的一生,受其师李叔同的影响不少。”寥寥数语,点评精当。
我将《小说》送去请黄苗子一阅。见到70多年前自己编辑的刊物,他喜出望外,随即在《小说》第八期(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版)的扉页上写下一段话相赠(局部题跋见下图):
时间爱跟人开玩笑,李辉居然找到六(七)十一年前我在上海和丽尼(郭安仁,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合编这本杂志。这原是以主编《良友》杂志著名当代的梁得所的计划,是他主持的大众出版社的期刊之一。我当年糊里糊涂混入上海文艺界,啥事不懂,居然混出这本出了二十四期(恰好一年的)刊物出来。现在想来实在荒唐。这本刊物丽尼除了选译几篇他喜欢的国外小说外,所有装帧选图,和个别文章都交我(其后还有一位包天笑的儿子包可华)来负责,编辑思想混乱,所以成为一本“四不像”的东西。老板是日本回国的商人,还一再叮嘱梁得所要“通俗”,要“追求销路”。怪胎也就因此产生。李辉兄留下来,也是一份因缘,也保留了三十年代文艺界的一种面目。李辉所得共四期,或许将来能得到全份,那就更好了。
二○○七年七月七日,苗子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