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2Dell Chinese -- 戴尔直通车 (戴尔中文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16:01
戴尔直通车一周岁了---关于企业开博客的一些体会
不知不觉,已经是一年的光阴。戴尔中文企业博客1周岁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麦克尔戴尔访问中国,并为我们的中文博客揭幕。我们的心情既激动也紧张,在中国,企业开设官方博客的并不多,PC厂家中我们是第一家。戴尔一贯以来给大家的印象是严肃有余,选择博客,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是挑战,也是学习的过程。
过去的一年,戴尔在中国的业务飞速增长,上个季度,我们在中国的出货量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53%。我们推出了多彩笔记本,专门设计了适合中国市场的笔记本和台式机,联手国美,拓展零售渠道。翻开我们的存档,看着过去发生的点点滴滴,200多篇文章,基本完整地记录了过去一年我们在中国的历程。当然其中也发生不是没有波折。我们听到了大家对我们的评论,也一直在学习如何和大家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通过博客,我们有幸认识了Sam Fleming,孙志峰,于清教、金错刀、孙永杰等很多在IT和社会媒体等领域有见地的博主,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迈克尔戴尔最近也接受了Keso的独家采访,我们最新还加入了TWITTER和叽歪网。
现在,关于企业开博客的讨论日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了社会媒体的行列,在此过程中,作为戴尔直通车的站长,我也想把一年来所学所感和大家一起分享。
官方博客也许听起来是一个悖论,但是博客的确给了一个公司人性化的一面。通过博客,公司的层层面面,都有了和客户面对面的机会,从工程师到销售, 从设计人员到管理层,大家可以和用户直接对话。因为博客活泼的形势,我们的话题可以是轻松的,即使是严肃的话题,我们也可以找到不同的角度,叙述幕后的故 事,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更加了解我们。
作为跨国企业,运行博客时,如何做到全球化和地方化共存,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方面。戴尔开设了很多博客,以英文为旗舰,衍生出多种语言和多 个种类。面对不同的客户。我们和英文博客基本同步引进全球性的IT技术讨论话题,但在产品和区域策略方面,我们加入本地化的话题,选用本地的写手。今后, 我们还要加强本土的特色。
开博客要准备好接受批评。西方有句谚语,受不了热气,就不要呆在厨房里。我们在开设博客的时候,也有过担心,要不要开留言功能,如果大家都到这里 来投诉,会不会砸了我们的场子。到今天,我们可以很问心无愧地说,除了极少数违反我们博客守则的情况,我们几乎发表了所有的留言,无论是好的,还是批评的 意见,你们的意见,都是我们要听取的。如果过滤评论,也就丧失了公信力,这是我们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博客不是万能的,但是它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当客户在我们的博客上留言,告诉我们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谢谢你们花时间来告诉我们。尽管有 些要求,我们难以满足,但是至少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因为你的反映,联系你们,重新审看这个问题。我们希望用博客这个平台为大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遇到问题时,回避不是办法,直接面对才有可能解决。危机拆开来就是危险和机遇。过去的一年,戴尔在中国的成长飞速,其中也不是没有波折。我们发现及时应对和公开信息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没有一个企业不会犯错误,但是如何改进才是最重要的。感谢我们的读者和其他的优秀的博客教会了我们这一点,促进我们整个企业内部更快地应对危机。
博客是新兴媒体,但它也是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之一。不光是我们的消费者,很多记者朋友也是我们博客的读者。如何保持博客的新闻性,也是我们一直考虑的因素之一。
我们选用了企业软件作为博客技术平台,但是同时,我们也选用了一些大众网站发表镜像博客。虽然我们因此没有颁发统计完整的读者流量,但是也获得更多的原本可能没有办法接触到我们的读者。
视频是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我们博客上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就是帮助客户掌握电脑科技的视频。我们也计划把更多的视频发布到我们的网站上,让大家在购物的同时看到更多的有用的视频,使dell.com从一个交易型网站逐渐转化为一个完整的客户体验。
博客管理员担任双重角色,既是信息发布者,又是客户权益的代言人。有些读者问,你怎么成天就忙客服方面的事情。我想,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当人们不 再需要通过传统媒体也可以发布信息,企业的公共关系也从简单的媒体关系延伸到了客户关系。作为企业博客的管理员,我既要代表公司发布信息,又要代表客户的 利益,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在理想的状态下,两者也是应该统一的。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人提到,戴尔在美国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社会媒体活动,什么时候会在中国开展。我们会继续探索各种新的与客户交流的途径,也请你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已发表 周三, 3月26日, 2008 11:00 PM
作者Jacqui Zhou,戴尔直通车站长
标签:社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