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也要建”的底气从何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44:47

“不批也要建”的底气从何而来 

默认分类 2010-11-03 13:40:51 阅读1719 评论7   字号: 订阅

 

宁夏瀛海建材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投资一个水泥,因为违法相关法律规定,项目用地得不到内蒙古国土部门的审批。对此,据称该集团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拍板:内蒙古国土厅批要建,不批也要建,项目先建起来再说;我们就要生米煮成熟饭,企业即使是违法占地,国土部门也只能认可现状,给企业补办手续。

口气之硬气,颇令人咋舌!一个地方企业竟敢对堂堂的省级国土部门霸王硬上弓,其实足的底气,从何而来呢?

寻求答案,我们还得继续看对此事的报道。

根据这份来自《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以下事实大概能说明点问题了:

1、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就瀛海公司水泥项目征地问题,旗、盟相关负责人和公司先后几次来厅里请示,陈述了一大堆理由,希望批准供地,企业还托过人做工作,希望予以关照。

2、阿拉善盟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行业科一位自称姓李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的审批手续都是齐全的。但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得到答复:瀛海公司水泥项目没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属于违规项目。

3、记者联系上阿拉善左旗政府旗长魏巴依尔,询问瀛海公司水泥项目有关情况,他却对记者称,瀛海水泥项目包括土地征用在内的各项手续都是齐全的。

4、据了解,2010年9月7日,阿拉善盟主要负责人在阿拉善左旗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瀛海公司调研,详细了解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责成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为企业搞好服务。

5、在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今年10月11日发出的一份招商引资情况通报中,瀛海公司水泥项目作为新建项目的招商成果赫然在列。记者还发现,2009年9月,阿拉善盟出台简化企业项目审批手续的五条措施,提出“对于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国家限制的项目,适当变通 ,争取项目开工建设”。

到此,我想问题的答案是很清楚的了,与省级国土部门,甚至于国家发改委公然对抗的企业背后,实际是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不惜为企业违法建设撑腰打气,是为了完成当地的招商引资计划,最终是为了提升本地的GDP总量。所以,违法的根源是在政府而不是在企业。

那么,我们不仅要追问的是,何以阿拉善左旗政府主要领导也敢违法呢?笔者认为,阿拉善左旗上述为了招商引资不惜违法,并非个案,其原因也并不复杂。其原因不外乎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商引资,做大GDP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GDP做大了,财政收入增多了,官员们支配资源的能力就大了,腰包也就鼓起来了。

第二、发展经济,仍然是第一政治。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GDP仍然是第一标准,只要GDP做上去,违法违规似乎都是小问题,此地免职,异地升官;GDP做不上去,即便规矩守法,在官场上肯定属于没能力、升官无缘。

第三、中央政府制定了与GDP增长之外的相关政策,之所以一些地方政府敢于阳奉阴违,其本质在于GDP政策的责任力度是刚性的,而其他政策的责任力度是柔性的。

所以,如果不改变GDP第一的执政理念,如果不改变各级官员的考核标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说法,就是虚伪的,推卸责任的。因为指挥地方政府的起舞的指挥棒还是掌握在政策制定者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