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国富”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29:41
.com.cn)
一度时期以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即“国家强大了,富裕了,剩下的只要全体国民富裕就OK了。”比如,最近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生导师甄小英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个大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对“十二五”规划将“民富”目标放在首位,咱是举双手赞成。但对专家们提出的三十年来所实现的“国富”,咱有几点怀疑。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首先,如果国家富裕了,那么,怎么会出现养老问题?老是听说养老金存在巨大亏空,国家应该补偿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老师赖着不给,却始终用后人交的钱养前面退休的人,这跟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即用自己的钱养自己完全不相符。既然国富了,那么,把前面退休养老的欠账补齐总该不费什么力气吧?为什么我们老听到要搞“延后退休”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第二,国家富裕了,那么,投入医疗、教育、住房的资金就应该增多了,可是,改开前这些都由国家负担的事情全部转移到了百姓头上,这不是怪事一庄吗?今天的人民网上还有篇文章说目前幼儿园又上不起了,每年费用要两万。这些本该由国家投入的钱都去了哪里呢?是不是都被国家存到了银行里?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第三,同样在人民网上,今天又看到一个帖子,说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已经破产,它的负债率居然高达99%。这么高的负债,能叫国富?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第四,还是在人民网上,看到《今日关注》报道,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正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行。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各地目标相同: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他们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政策被地方政府利用、“曲解”,成为以地生财的新途径。有的地方突破指标范围,甚至无指标而“挂钩”,违背农民意愿,强拆民居拿走宅基地。演变为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专家指出,这是一次对农村的掠夺,强迫农民上楼并大规模取消自然村,不仅与法治精神相违背,对农村社会也将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这场打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小城镇化等名头的“消灭农村”运动的目的很明确:增加建设用地,扩大土地财政。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各级政府都已经到了靠卖地过日子的境况了,还能叫国富?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笔者所在的县在九十年代中期,县办企业通过改制几乎全军覆没,当时民间有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的景况:除了火葬厂已找不到冒烟的地方了。由于税源枯竭,为了虚报GDP数字,当时发明了一种叫"财政空转"的办法,即年终从银行贷款充抵税款,年后再将税款以返还或其它形式转到银行,从而在上报数字上体现财政增长。可空转终究是空转,到最后,连县政府也发不出工资了,各中小学教师有的连续一年半未拿到一分钱工资,申请国家级贫困县的风声不胫而走。可过了段时间,忽然工资又能发得出了,老师的工资也不再拖欠了,这钱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县政府从外地考察回了招商经验,即以几千元一亩的价格从农民手里强行把土地征过来,通过招商,招商局再以数万,几十万一亩的价格卖出去.由于205国道横穿本县,沿着国道两旁招商相对容易,到2006年,县境30公里的国道两旁一公里内的良田已全部变为"开发区",这些"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曾经是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培育基地,现在已全部埋到了一座座工厂之下。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三十年改革开放,都说咱经济实现腾飞了,民族实现崛起了。可实质又是什么呢?是政府将本来应该负担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等全部推给了社会,推给了老百姓。在政府包袱越来越轻的前提下,居然还要靠卖地才能过日子。这与主流们成天宣传的大好经济背景是多么的不协调啊。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么多年的改革成果全部进入了少数人的腰包,在几十年的这场豪赌中,百姓输了,政府也输了,百姓没有获利,国家也没富裕,只有那些投机分子获了利。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让我们来看看孙立平在“改革国际论坛”上是怎么说的吧: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社会当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吸收财富的黑洞,这个黑洞把社会发展成果相当的一部分吸收进去了,剩下的老百姓能够分到的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在这剩下的很有限的一部分中要改善这个部分就必须以另一个部分受损,这就是有限的空间。这个巨大的黑洞在依托权利形成的灰色收入。有两个数字,一个数字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据周天勇的数据,我计算的结果是2009年政府各种形式的收入的是11.5万亿,占当年33万亿GDP的三分之一;第二个数是王小鲁做的一个计算, 2008年GDP收入中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分丢了,不知道落实到谁的头上的有9万亿,也是GDP的三分之一。这个钱去哪了?想想中国现在的房价,这个数也差不到哪儿去。如果说这两个数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话,就出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一个结果。国民一年创造的财富中政府收入占三分之一,分丢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属于规范性分配的部分,企业的利润也在这三分之一里面。这些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提出的目标也好,口号也好,和现实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这中间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各种可能的好的口号都提出来的,但是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要搞清楚。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是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就胡乱说由“国富”转“民富”这样的好听的,其实质无非就是一个月亮里的画饼,是无数忽悠中一个更大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