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2:58:4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语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个人的智慧与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社会上,谁的创新能力强,成功的机会就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1以学生为主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过去那种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主动权,谈何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立师生和谐友谊、民主交流、和平合作的关系,做学生的朋友,搭建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在友好、轻松、融洽、愉悦的气氛中萌发创新的动机,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学生人格的尊重,也就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放飞的空间,让他们在思维的广阔领域里奔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什么事都问一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就从根本上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一语道破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的道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接受新知识,要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自由发展,主动探求的过程中。如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兴趣,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兴趣,运用生动、活泼、质朴、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引用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历史、以及诗歌、寓言故事、趣闻等表现手法激发兴趣。从而创设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去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从始至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达到最好的教学氛围。
  同时,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他们去阅读这本无字的大书。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对象的诚挚和兴趣及理解知识,追求真理的愿望”。
  一句话,就是千方百计促使学生兴趣勃勃地、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并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且从教师的鼓励式的评价中尝到甜头,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至萌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惊人的创造力。
  3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的动力来自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对知识的掌握就是对谬误的生疑,进而达到真正的肯定。培根说得好,“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可见,质疑是寻求知识的源泉。
  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既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径之路,也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个性的最佳措施。因为:
  (1)学生好奇心强,观察敏锐,也喜欢多提问题。从质疑问难入手,既可使他们尝到发现问题的乐趣,又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2)学生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协调,让他们质疑问难可以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定向思维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也可以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这样学生就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甚至异想天开,从而获取出奇制胜的创新。
  (3)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在讲读中进行,也要介入到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和写作练习中去,使创新的空间得到延伸和扩展。
  (4)要善于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敢于直抒己见,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豹勇气,把知识储备式转变为开发式。
  这样,就有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当然,教师要提供时间,适时诱导点拨。时间长了,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就会懂得读什么,怎么样,逐步掌握方法,以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讲《醉翁亭记》时提出:欧阳修这篇优美的散文,时而状写山色,时而描绘水声,还有太守宴,其意在表现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作者为山水之秀丽而乐。”有的说:“作者为宴酣而乐”……教师追问:“那么作者抓住了一个什么字眼来写?”学生异口同声地答曰:“抓住一个‘乐’字,因为大守既有赏景之乐,也有钦宴之乐静,而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胸有成竹地却另有所发:“其实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然后他选读了朝暮有别,四时不同之景的句子并感叹地说:“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真是别具一格,无不耐人寻味啊!”。这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学生的许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在我们教师的眼里未免是一种幼稚可笑的。然而我们必须珍视它,尝识它,呵护它。同时要从中去挖掘这些创新的发光点给予肯定的评价,要允许不同的风格存在,还要让这些新奇的想法有萌发的土壤,生长的气候。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老师启导、引发、培养出来的,要“敢”字当头,敢于提出别人不敢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新主张,新举措,敢于去做前人不曾做过的新事情。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有一个同学就提出:“作者写父亲的‘背影’共有四处:提起背影——详写背影——寻找背影——再现背影。我认为第一次就应该概写出父亲的背影。‘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让读者一开始就了解这一背影的真切情形,从而形成这样一个感情线索:先概后详,由寻到现。文章不但更具吸引力,而且结构也更严谨有序”。教师表扬了他的创见,敢于对名家说“不”的勇气。于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求得真知卓见,而不是“人云亦云”。因为中学教育不需要成品,未来到社会不需要只会念经的“僧人”。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创新的精神,培养出创新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很多,但最重要韵是要优化课堂数学结构,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肇,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教学的评估体系,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一。无忧论文网http://www.wypap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