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46:05
科学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的逻辑
       欧几里德几何学,建立在五条公理的基础上,而公理是无法用辩证唯物认识论的“客观对主观的检验”来验证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上;
    霍金以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的熵和引力来推演黑洞内部的状态;
    牛顿的经典力学,先设定刚体、质点、理想状态,而后建构经典力学的逻辑理论体系,而后再依照力学逻辑,设定各种物理条件,进行各种物理实验。
    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和逻辑建立,规定了人能够进行的各种条件的选择,而后有相互作用的实践验证、实践过程,既服从于客体的存在,更服从于人建立的学科和逻辑内容。客体一直在那里存在着的,而是人的意识和理论建构,形成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人化世界的某种实验方式,将世界建构成了我们的科学所发展的内容。
  说明科学的发展和实践过程,都是意识建构在先,先建立理论框架、逻辑起点、逻辑演绎内容,而后在这个逻辑框架中,依照所设定的条件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验过程,构成人化世界的科学发展内容。

  力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导致了工业化的社会活动模式。 而后,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又发展了能量、场、随机性的内容,罗素在当时已经发现,科学家现在尽量避免用力的概念来认识、分析了。
  所以,科学的发展,不是辩证唯物认识论所认为的发现“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人们先建构理论体系,而后在这样的理论体现中建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方式、内容和过程,而能够取得结果相近的可重复性内容和过程。而将统一的世界建构成了我们所认识的样子和内容。
           
   在"人化世界"中认识的规律都有条件,也体现人们的生命局限和意识建构的局限,而条件依赖于人的创立的理论体体系和逻辑演绎的建构,而后在设定的条件、内容中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有建构出具有可重复性内容的结果、认识,构成人化世界中的规律、定律。
  世界是多维统一的时空,依据人的生命存在的局限性,和人的意识建构反映的过程,而不可能直接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内容和规律的。所以,没有所谓的“客观规律”在那里等着唯物论去发现、去实践,而是人的思维发展后创新建构出来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确立的规律,是人们的生命和意识建构出来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内容,将世界建构成了我们所认识、所改变的样子。我们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证伪中,新的科学理论和体系,还在不断创新、建构中。都属于人化世界中的科学发展和规律。
  所以,不仅实践是能动性的,人科学所认识的规律、内容也是创新、建构出来的,是能动性的。辩证唯物认识论以他们的“发现客观规律”的内容被动的认识思想(尽管他们也承认实践的能动性),制约着真实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过程,制约着人们的创新、建构科学体系的发展。

  人们对一堆苹果的统计,可以用十进制来计数,还可以用二进制、八进制、16进制来统计,还可以采用“一小堆苹果”的模糊统计,客体没有变化,而人的意识内容和数据、数学公式在不断的变化,而构成不同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人化世界内容,构成科学的可重复性内容。
  计算机的主板上、CPU内部复杂的电路设计,使得电信号依照人们所设定的绝缘环境、路线、方式、顺序、时间,进行着各种复杂的通断过程,实践着人们编制的程序所规定的通断信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