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31:26

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谈大学生成才

 

   “怎样才算是成功?成功的内涵是什么?”“大学四年应该怎样度过?”“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近日,中国大学国际讲坛开讲仪式暨首场演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面对大学生心中的困惑,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心中要有正确的成功观

  问:您曾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了5封信,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写这些信的?

  李开复(以下简称李):给大学生的第一封信,源于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天,微软研究院的一名员工来找我,说非常渴望得到我的帮助。我问他需要什么帮助。他说:“我想像你一样管人,神气地给员工发工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应该说这位员工很优秀,但对成功的认识却如此肤浅。反思之余,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后来我了解到,中国大学生在成长中有不少困惑,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更是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其实,如何看待成功,成功观是否科学,影响到一个人的事业和成长。于是我想,与其让一位员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不如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正直健康的人。

  问:您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李:从现实角度讲,社会对成功的界定过于一元化。上海市曾经搞过一次以如何看待成功的主题调查,结果84%的人认为事业有成,52%的人认为生活质量高,这就意味着名利达到的顶点越高,就越成功。这样的成功观是将人放在一条线上,唯有前面的1%才是成功,后面99%的人都是失败的。试想,这样的成功能叫人快乐吗?

  如果不能根据现状及时调整这种成功观,后果将是很可悲的。一名大一新生曾经写信告诉我:“高考挤进浙江大学,真失败!现在,我真不知道是继续读下去,还是再参加一次高考。”乍听起来,这种想法很令人吃惊。我觉得,成功观应该是多元化的,目标应指向努力使自己成为完整、平衡、有价值的人。只要做了对他人有意义、自己觉得有价值、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事就是成功,当然这不是否认名利。

  走向成功要具备多种素质

  问: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李:成功的核心是科学的价值观。所谓科学的价值观,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是无论到哪里都能带走、受用一辈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东西。它与理想、态度、兴趣、毅力、胸怀、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并受这六种因素制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因人而异。30年前,微软的理想是让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微软的计算机。SONY公司最初的理想是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的劣质形象。有了理想,公司才能按部就班地制订计划。而要使理想最终变成现实,兴趣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因素,这也是迈向成功的第二个因素。

  我大学一年级是在全美最好的法学院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度过的。但是,一年的课程对我毫无吸引力,上课总是打瞌睡。相比起来,我更爱玩电脑、修理计算机什么的。有人对此不解,认为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倒不这么想,因为我找到了兴趣所在。1960年,哈佛对商学院1520名学生到哈佛学习的动机作了调查,其中1245人想迅速致富,只有255人出于对专业感兴趣。20年后,有人搞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1500多名学生中有101名学生成了百万富翁。而101名富翁中有100名是追求自己兴趣的人。数据告诉我们,追寻兴趣与名利不相悖,相反或许是获取名利最好的渠道。

  确定目标后,一要有具体计划,二要立即行动,并留出一些时间修改目标,调整自己的行动,直到实现目标为止。同时,要注意端正态度。事实证明,态度会成为左右事情结果的一个变量。前几年,微软研究院从毕业生中招一名员工,其中有一名武汉大学毕业的学生。他的成绩和导师都不是最好的,让不让他参加面试,我们有些犹豫,不过还是给了他机会。面试即将结束时,我们程序性地问他还有什么问题。他问道:“如果你们雇用我,心中是否有所保留。”得到回答之后,他分析了自己的优势,给了我们比较满意的答复。由于积极推销自己,这名学生最终如愿以偿。

  除了正确的态度,追求成功还要有毅力和胸怀,并学会与人相处。这三个因素都非常重要。面对竞争,我们不能整天想着“别人都来与我竞争,我如何改变别人的看法”。要知道,你敌视别人,别人就会敌视你。而要让他人理解你,你要先理解他人。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2003年,我从其他部门招了一名员工。一天,这位员工对我说:“开复,你应该为雇用到我感到幸运,因为我认识公司里所有的能人。如果你不信的话,以后再招人,你可以问问我。”开始时,我并不相信,但事实证明,他每一次都说对了。一次偶然机会,我知道了他的秘密:他其实并不认识公司里所有的人,但认识几乎每个部门的能人,从而间接地认识了公司里所有的能人。在这一点上,我建议大学生们,做事时应尽量争取主动,扩大人际关系,这样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好处。

  珍惜大学时光,做有价值的人

  问: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一定能成功吗?

  李:不一定。这六种因素是必备的素质,此外还要有正直、诚信等品格。因为没有诚信的人,公司领导不会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这不是在讲大道理,而是涉及到一个人的做人方式。相对而言,正直、诚信是价值观系统的核心,做到这些因素的平衡,则在于判断力。有人经常问我:我不满意上司的决定,应该发言反对吗?我的答案是用智慧分辨,视具体情况而定,即该表现的时候要积极表现自己,该沉默的时候要遵守公司的决定,也可以谋之于众,但最后的决定权在你的手里。

  大学四年是最重要的时光,你们应该珍惜。在大学阶段,你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达到一个高度,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塑造自己——高中阶段的目标就是考试,工作以后想要重塑自己又很难。同时又有充足的自主时间,希望你们能好好利用这四年,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展示给别人最好的自己。

  问:四年虽然很长,但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使得学习时间变得非常有限,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李:首先要学会分辨事情的重要性,之后再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时间可以牺牲,哪些不可以,毕竟重要的事往往终生都将产生影响。例如,你认为英语很重要,就应该在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去学,并一直坚持下去,或选取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如听优秀老师的讲课、到网上听名牌大学的开放课、与同学切磋等等,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顺便培养了人际关系。一些同学抱怨没时间学英语,主要原因是把英语安排在后面了。任何事情都是有轻重缓急的,就看如何安排。我们往往有个坏习惯,就是把急事放在第一位,这就造成重要的事总是一拖再拖,最终失去了解决的最佳时期。

  问: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做得不够好,我应该怎样调整自己,以弥补损失呢?

  李:大学和企业不可能“无缝链接”,不必为自己做得不好而担心。重要的是积极转变心态,给自己确定合理的目标,一步步地建立自信。人生的路很长,以后还有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尽量用剩余的时间完善基础知识,培养终生受用的能力,进而不断走向成功。

 

相关链接:

  李开复生于台湾,小学毕业后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在该校教书时,他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与说话者无关(speaker-independent)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李博士还开发了奥赛罗棋的世界冠军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于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冠军。他曾任职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并是美国IEEE院士。1998年加盟微软后,他负责建立微软全球五大研究中心之一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该研究院于当年10月提升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2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