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错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34:51

——管理与艺术笔记(1)

理解一个文化是不容易的事。

理解一个非己方文化更是一件不敢吹牛的事——因为人们对己方文化的不同层次经常都缺乏理解。(有时听人说自己“精通”多少种语言真是有点看杂耍的感觉。)

更况且,在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开放,浮光掠影的学习,吃喝玩乐的竞赛,物质财富上的拼比,往往让人们对彼方习以为常但具有文化渊源的东西产生很浅薄的理解。

 

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世界二流、三流学者对西方理论的转述和翻译里,可谓比比皆是。把蒋介石的英文译名再翻译回中文搞错了,只不过是技术上的笑话(对通行的几种汉语专有名词译法不了解就着手翻译学术著作了,让读者顶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某些看起来不那么好笑、不那么明显的错译(因为读者不可能都去核对原文),把文明的源流给生硬地掐断了,却以讹传讹,在公众中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这样的例子,文革前和文革中的政治理论文章中就有不少,且不赘述。最近,则几乎充斥每一学科的理论译著。在管理学领域,一个例子就是市面上对大师彼得·德鲁克(1909-2005)的翻译。

德鲁克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管理不是技术,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但这样的管理艺术如何定义,怎么解释?他本人流下来的话却并不多。在有限的论述中,他在80年代末的一段论述最受人重视:

管理学属于传统上自由艺术的范畴——称为“自由”因为它包括基本知识和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称为“艺术”则因为它又讲求实践和应用。管理者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里汲取知识——包括心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还要涉猎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但他们必须学以致用,提高效率,优化成果,无论是为了行医救人还是育人子弟,无论是架设桥梁还是设计并销售一套“用户友善型”的软件程序。

以上的文字是笔者自己的翻译,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Management is what tradition used to call a liberal art –"liberal" because it deals with the fundamentals of knowledge, self-knowledge, wisdom, and leadership; "art" because it deals with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Managers draw upon all of the knowledges and insight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on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on economics and history, on the physical sciences and ethics. But they have to focus this knowledge on effectiveness and results – on healing a sick patient, teaching a student, building a bridge, designing and selling a "user-friendly" software program.

然而,在中文《德鲁克日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中,这段话的翻译却颇有问题。其他问题不讲,将“liberal art”译为“人文艺术”,“the humanities”译为“人文科学”,这是笔者所不能认同,甚至认为是错误的。

尤其“liberal arts”中“liberal”的含义,自14世纪末在欧洲起用,就与“自由人”概念密切相关,意为身为自由人而应必备的基本知识。

而“the humanities”也不应译为“科学”。首先,原文原本无“science”一词;而西方作者使用这个短语的目的之一,恰恰也是为了与自然科学加以区别。它所涵盖的内容,也正是发端于希腊哲学及文艺名著的思辨与艺术,与中国人所谓的“国学”或大体相近,而原本并非科学。

西方综合大学对课程设置的自我介绍中,经常采取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自然科学(scienc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三大类并列的方式,足见人文学科相对于其他两大称为“科学”的领域的区别。

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翻译家将“the humanities”译为“人文学科”的建议,就已见诸报端。没想到直到现在仍有人坚持30年前(应是迷信“科学”的极左年代遗留下来的吧?)的惯例。在这么短的一小段话的翻译中,就断然抹去“自由”,片面夸大“科学”,虽是无心,其力度之大,也不亚于极左年代了。

 

有关这段译文的争论,并不是为了没事找事,纠缠细节。对于各语种的经典学术,能读原文的,当然总是要比读翻译强;况且学术文献的汉语翻译粗制滥造成风,成为二流学者挣零花钱的途径,已众所周知。

笔者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指出,如果谁要想了解管理是艺术,艺术又是什么的话,从德鲁克以上言论里便可获得一个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从西方文化背景出发所做的概括。

在德氏的看来,人文学科等知识领域,都是包括在自由文艺的范畴里的。

而管理,或有关管理的学问,是自由文艺的一个特殊的,侧重实践、讲求实效的“经世致用”的层次。按照德氏的意思,要想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一个人必须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里都有相当的钻研。德鲁克甚至都没有说管理是一门侧重数学和经济学的自由艺术——他首先提到的是心理学和哲学。非但如此,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者必须日常工作中使用个人的渊博知识、卓越智慧,发挥出正确而可靠的领导力。

问题是,纵观今天的管理教育,从成熟经济到新兴市场,从西方到东亚,哪有讲究什么“自由艺术”的?在我们这边,改革开放已30多年,在大牌出版社出版的译著里,甚至连“自由艺术”为何物都不知道,更遑论心理学和哲学。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工程师当道的时代。好像天下除“科学”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知识,再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学习,可值得遵从的东西。

这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一个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