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3:56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2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茯苓,大家应该都不会太陌生。往通俗常见里说,就是到北京旅游或出差免不了要带几盒号称御用贡品的茯苓夹饼中的那个茯苓;往远一点儿说,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碧血剑》中,进贡的“茯苓首乌丸”里的那个茯苓;如果还要说得再阳春白雪一点儿,就是《红楼梦》里因为一包“茯苓霜”,弄得整个大观园里沸沸扬扬,直到后来抄检大观园撵出司棋赶走晴雯,都跟它有牵连的那个茯苓。

  茯苓是一种很奇怪的植物,通常生长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真菌,长在20~30厘米深的地下。古人因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的根上,便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故称它为茯灵、茯神或松腴。晋朝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而《红楼梦》中柳家的哥嫂把分得的茯苓霜包了一包,送给怯弱有病的外甥女柳五儿吃时,也是这样向五儿的母亲介绍的:“……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

  因为是长年深埋在地下的寄生菌类,又长着一层黑褐色外皮,让茯苓看上去就好像一坨脏兮兮的土疙瘩。尽管其貌不扬,它的药效却相当卓著。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肺经、胃经、肾经,可以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茯苓治疗范围相当广泛,适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茯苓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利水渗湿,而且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近年药理研究证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对妇女及老年人的滋补作用最好。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辞官隐退后,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用”,可见它是一种难得的延寿珍品。

  鲜茯苓去皮,磨浆,晒成白粉后,就完全变了个模样,俏生生色如白霜,质地细腻,故得名茯苓霜。至于它的吃法,也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的:“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这简直就是古代的白粉嘛,只不过是养人的,其方还秘而不宣。

  前边提到的北京特产茯苓夹饼,也是在作料中加进了茯苓,至于为什么成了宫廷贡品,那还是沾了慈禧太后的光呢。传说慈禧太后老年的时候得了心疼病,日夜烦忧,生怕自己活不成了。有人劝她去向香山法海寺的老方丈求医。慈禧派人请来老方丈,方丈向她进献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圆饼数枚,告诉她说:“人生在世不求仙,五谷百草保平安。此饼乃是老衲所采茯苓所制,名曰‘茯苓饼’,有养生健身之奇效。”从此,慈禧太后经常进食茯苓饼,还真的“返老还童”了,不仅很少犯心疼病,而且头发也由白变黑了。

  故事讲完,大概已经有人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做几个茯苓饼来尝尝了吧。做茯苓饼需要准备的原料可不少:淀粉、精面粉、核桃仁、绵白糖、蜂蜜、桂花、食用油、茯苓粉适量。先把核桃仁切成细末,蜂蜜和绵白糖放在锅中熬溶,加入核桃仁末和桂花调拌,这就成了馅料。把淀粉、茯苓粉和面粉拌匀,再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面浆。把烘盘放在火炉上烧热,底面擦匀食用油,取面浆一汤匙放在烘盘中间摊匀,烤成很薄的半透明饼皮,把做好的饼皮平放在案板上,加入馅料摊平,馅料要小于饼皮,再盖上一张饼皮,慈禧喜欢的茯苓饼就算大功告成了。这小饼子的制作工艺还真复杂呢。

  疗效好、做法又简便的茯苓药膳还有很多。如茯苓薏米粥,把茯苓15克和薏米60克一起研成细粉,加水煮熟即可食用。可清热、除脾湿,非常适合咳嗽痰多或有风湿性关节肿痛的人。若把这个配方的分量调整为茯苓、薏米各半,就特别适合女性朋友了,不仅养颜,还可以治疗因为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是日常食疗保健的上好佳品。夏天莲子上市时,可以做莲子茯苓糕,取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适量白糖、桂花拌匀,加水和成面团,上笼蒸熟即可。这款莲子茯苓糕有很好的宁心健脾之功,适用于脾气虚弱的人。

  茯苓可以养颜,它的神奇功效在古代典籍中屡被提及。李时珍披露了一个养颜秘方:用酒渍茯苓,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要年轻,吃茯苓。想想现在的女子们,动辄购买几百上千元的化妆品,不管有没有副作用就一股脑儿往脸上抹。怎么就没想到茯苓这种天然美容品呢?

  而我,尤爱自己做的牛奶茯苓霜。先在笼屉上铺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将白茯苓放在纱布上,隔水蒸40分钟。把蒸好的茯苓放进搅拌机,再把牛奶倒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时,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锅开即可。稍微冷却以后,加入适量蜂蜜,这样茯苓霜就做好了。自己做的茯苓霜奶香浓郁,香滑细腻,吃一碗通体舒坦,一缕精魂轻飘飘在半空游荡。往往一天要丢几次魂。这么喜欢茯苓,不好好写它,对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