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8:14:29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多贝斯(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4例(78眼)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3例(40眼)和西药组21例(38眼),西药组采用基础和多贝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4月。测定视力变化,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理改善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构成比无统计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视网膜病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药联合多贝斯对DR患者视网膜病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明显,对视力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治疗;多贝斯;联合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是糖尿病眼底特异性改变,为主要致残致盲眼疾之一。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单纯的西药对本病虽有一定治疗作用,但亦不能完全阻止本病的发生发展。我们采用中药联合多贝斯(羟苯磺酸钙)治疗本病23例,并跟单纯多贝斯治疗的同质性患者21例作对照,以彩色多普勒观察了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眼科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电脑抽签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3例(40眼)和西药组21例(38眼),所有患者均经检眼镜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DR,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T2DM)标准[1]。中西医结合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2~72岁,平均(58.59±17.69)岁;空腹血糖(FPG)11.37~27.62 mmol/L,平均(15.67±5.14)mmol/L;视网膜单纯型病变31眼,增殖型病变9眼;眼压(15.24±4.65) mmHg。西药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3~74岁,平均(59.12±17.14)岁;FPG 10.87~28.12 mmol/L,平均(15.38±5.66)mmol/L;单纯型病变27眼,增殖型病变11眼;眼压(15.36±4.28)mmHg。排除高血压及其他眼病。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或/和胰岛素皮下注射,将FPG控制到4.5~7.0 mmol/L,此外还配合维生素C、芦丁、安妥碘支持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中西医结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联合多贝斯治疗。自拟方:黄芪30 g、红参6 g、当归20 g、生地黄20 g、川芎12 g、丹参15 g、地龙12 g、水蛭10 g、赤芍20 g、枸杞子30 g、菊花15 g。加减:阴虚者加玄参、麦冬;双目干涩加谷精草、密蒙花;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痰湿盛加半夏、胆南星。水煎,每剂煎2次,每煎300 mL,混匀,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多贝斯1.5 g/d,分3次口服,疗程4月。

    西药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多贝斯,用法、用量、疗程同上。

    1.3观察项目

    ①测定治疗前后视力。②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理变化。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收缩期峰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计算血管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 ,RI),RI=PSV-EDV/PSV。

    1.4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方差齐者采用两个随机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2.1裸眼视力

    治疗前两组视力构成比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部分视力恢复,自身前后对照(t=7.238,P=0.065>0.05)及与单纯西药组对照(t=4.570,P=0.206>0.05)差异无统计意义。西药组视力基本无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1。

    2.2  眼底变化

    中西医结合组视网膜病理(包括出血、渗出、水肿、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脱离等)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417,P=0.015<0.05)。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表2两组治疗后眼底病理变化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

    2.3视网膜血流动力学

    治疗后两组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PSV、 EDV升高,阻力指数下降,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更明显,与西药组比较,P<0.01。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1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变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视觉器官血液由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供应,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下降,阻力升高,视网膜供血不良[2],彩色多普勒显示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结果可为DR的发病机理、诊断、疗效评估、进展情况等提供重要参考。本组病例显示,治疗后PSV和EDV升高,进一步证明CRA和PCA供血下降,视网膜缺血缺氧是DR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所有的血液供应障碍均可追溯到毛细血管壁增厚、通透性增高、血液高黏滞性、红细胞脆性和凝聚性增高、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最终导致DR的形成。因此,基于良好血糖控制基础之上,降低血黏度、改善眼部血液供应对延缓DR进展有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日久伤气,气虚无力推运,血行迟缓,淤阻脉络;或因气虚血运失统,溢于脉外而成瘀血;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目无所养发为本病,治宜补气养血、活血明目。方中黄芪、红参益气健中,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补血活血,加丹参、地龙、水蛭以增活血化瘀之力,枸杞子、菊花养肝明目。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养肝明目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细胞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3];葛根有效成分异黄酮对糖尿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血流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川芎、当归、黄芪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5-6];水蛭是目前已知较强的凝血酶抑制剂,具有减轻氧自由基损害、提高机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7]。多贝斯是一种口服血管保护剂,对血液高黏滞状态有明显的抑制和逆转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液高黏滞性、血小板高活性,从而减轻视网膜渗出、出血,减少微血管瘤等。本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对视网膜病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虽然视力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分析可能是观察样本数量有限,检验效能偏低所致。为此,扩大样本含量,继续追踪观察是我们以后的目标。

    有研究显示,在DR早期,视网膜血液呈高灌注状态,这是加重和诱发DR的因素之一,而本观察显示,经4月治疗虽然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和眼底病理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恶化,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视网膜病理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善并不代表全部疗效,不论西药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的价值均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药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 杞参鳖甲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 阳虚证中的气虚表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复明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临床医药实践》--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氦氖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吉林医学》--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捏脊敷脐疗法治疗小儿惊吓症83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儿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 糖尿病-关于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胡维勤 自拟益气生津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60例 作者:王珍红 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新癀片外用临床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TGFβ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中药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快步行走对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变化临床分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医学期刊--首席医学网 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病变的表现-胡维勤 全方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 实验研究列联表资料的SPSS分析--《中国热带医学》--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跟腱断裂术后缺皮15 例治疗体会--《安徽医药》--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闭合性跟腱断裂22例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肠炎的体会 --《中华医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03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03 降压中药的功效分析及机理探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期刊频道--中华首席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