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魏书生,感受李希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00:56
魏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特殊贡献专家,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学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讲学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俄罗斯,作报告2000多场,现任盘锦市教委主任、党委书记,先后出版32本著作。

    魏书生目前还兼任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的校长。书生中学创办于1997年,是全国首家以教育股份制形式创办的完全中学。

    “教育就是要洗尽铅华,实在、不花哨。”“无论年薪十几万还是年薪六七千,都要当一个快乐的老师。”老师、班主任、校长、教育局长、书记,能将这么多角色和谐统一起来的,恐怕只有魏书生一人。
  
传奇 步步高升从未放弃过教书
  “教了33年书,做了22年班主任,当了11年的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魏书生用这短短几十字来概括自己。身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向来是媒体及教育界关注的对象,只因为其传奇的一生。
  19岁当知青时,魏书生被指派到当地小学教书。两年后,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调到供销社当售货员,报酬比当老师高得多。“我不干售货员,我要教书。”从调离学校起,他白天上班,晚上请调。6年间写了150份请调报告后,终于重回学校。半年后升为教导主任,“不让我教书就不当主任。”在魏书生的要求下,领导终于同意他一边搞行政,一边教书。直到后来任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每一次他都会提一个要求:继续教书。魏书生说,教书就像四川人打麻将一样,特别安逸快乐。
  揭秘 33年坚持守住守住再守住
  在当局长的前6年里,魏书生每天一上完课就回局里上班,6年后,他开始到师范学校里去给准老师们上课,一周6节。除了当老师和局长,魏书生还写了不少教育专著,并到外地宣讲自己的教育经验。33年来,他从没让他人代过一节课。
  魏书生说,自己是一个好折腾、死心眼的人,“只要对了,就要守住守住再守住。”这么多年来,上能当局长,下能当老师,“让上就上,让下就下。”魏书生靠的就是内心的宁静心态,“我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也不能说我生存的环境不喧嚣,但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比较宁静的。”“人能做到啥就说啥,不要乱说大话。”“什么大公无私、毫不利己,都是空话。”魏书生坦言,自己对盘锦市学生的关心就超过成都的学生。
  直言   去掉泡沫新教育还是常理
  “把目前社会上林林总总的新概念、新教育理念的泡沫去掉,洗尽铅华,它们的本来面目还是那些常理,是中国几千年来便形成的教育思想。”魏书生说,教育一定要记住最根本的东西,“两大点一小点”,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便是“注意力体操”。
  在他看来,民主就是学校建立互助的校长和老师的关系;科学便是要学校建立计划系统、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及总结反馈系统;“记忆力体操”则是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自我心理调节。“这些都很实在,外表虽不如一些新观念那样花哨,但守住常理才是根本,要守住教育中那些传统的、好的东西,学校、老师才不会在任何改革中迷失自己。”
  见解 是否快乐取决爱不爱岗位
  当老师很辛苦,压力大,“我已经连续34年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了,”魏书生说,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抱病工作,而是良好的心态和对生活感恩的心情,让他很少困惑、迷惘、紧张和焦虑。“我见过许许多多快乐的老师,他们的外在差异非常大。有的在繁华的大都市,有的在没电的小山村;有的年薪十几万元,有的年薪才六七千元。”
  魏书生说,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一个人要工作得快乐,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

    李希贵: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兼任教育部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校本教研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历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长兼潍坊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筹建负责人。

    “谁背上了猴子”李局长在报告中的开篇语,这是首次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曾荣获该杂志最畅销的两篇重印文之一,讲的是有关时间管理的问题。
    “猴子”就是指每个人肩上应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管理生活中,每个人肩上都背着自己的“猴子”,要花时间照料“它们”。他说,一个人的管理时间往往有三种,一种是受上司支配的时间,一种是受组织支配的时间,还有一种是受个人支配的时间。而由个人支配的时间又可分为受下属支配的时间以及自由支配的时间两部分。他说,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受下属支配的时间,从而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完成好工作。然而,很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他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原本应该下属解决的问题上。李局长用“猴子”作比喻很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下属走进你的办公室对你说: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如果你说:这件事让我想想,以后再跟你说。这时,其实下属肩上的“猴子”已经跳到了你的肩上,他可以轻松地走了,而你肩上的猴子会越来越多,你还得给给它们喂水、喂饭,而你自己的猴子可能要受冻挨饿了。为了能照顾好自己肩上的“猴子”,你应该坚决地让他们把“猴子”背走,就是说要把行动的主动性还给下属。那么,怎样让下属把“猴子”背走呢?李局长又这样描述:
    一个下属走进你的办公室对你说: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这时,你应该说:那你看怎么样?没有想好,请想好后再来。第二次,这位下属又进来对你说:你看这样行不行?你问:有没有另外的方法?没想好,想好后再来。让领导决策,至少你应该提供两个以上的方案,否则如何决策呢,一旦否定又如何解决问题呢?
    所以,每个人都要背好自己肩上的“猴子”,不要把自己的“猴子”甩给别人,也不要随意地背上别人的“猴子”,否则,不仅不能照顾好自己的“猴子”,也不利于别人管理能力的提高,影响管理的效能。

    李希贵著名的教育观点
    “在我笔记本电脑的桌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人。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许会更清楚:如果你想成为不同一般的人,你就不能像一般人一样生活。”
    “我的一位老领导总是喜欢跟我们这些希望事业得到超常规发展的同事说这样一句话:你没有超常规的思路、没有超常规的办法、也没有超常规的措施,你却想达到超常规的目标,这怎么可能?”
    “豪尔认为,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可是,长久以来,我们有没有想一想,长年累月生活在学生中间的老师们生活得幸福吗?心情好吗?脸上有笑容吗?”
    “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视学生如己出,视学校如家庭,视教育如生命。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优质学校主要是从学校外部人们的感受来定位,而理想学校则更多的是要遵从学生和老师的感受——他们是否感到愉悦和幸福。”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着很多数据,但数据并不等于信息。只有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才能真正为管理服务。”
    “领袖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能力最强的,但一定要是心胸够宽广的,敢于大胆授权让别人去干。”
    “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管理你的下属,更重要的是管理上司和自己的时间。”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我相信‘管理者是动员他人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如果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最多只能做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要有更大目标,就必须学会向上下左右来寻找支持你的力量。能够动员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