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3 | 2008年的第一场垃圾大片——转自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3:33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新闻学/传播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45393
片名:寒冬
导演:C导
主角:南方各省受困群众
配角:领导干部、解放军、武警、警察、电力、交通、通信、能源、民政等部门
内容简要: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冰冻天气袭击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省市,受灾面积之大,受困百姓之多、受害程度之深、波及面之宽,均为建国来之罕见。时逢春节即将来临,春运任务繁重之际,更凸显了这次灾害对国内普通民众的影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紧急行动起来,为渡过这场2008年的第一场雪。。。。。。。。。
观后感:
1、本末倒置。
片中看不到对主角——受灾群众、受困民工的详细报道,无法了解他们现在的困境程度,更无法确认他们现在的精神面貌,他们现在衣服穿得暖吗吗?食品吃得饱吗?他们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他们有抱怨是什么?他们怎么看待这次的灾害?没有,完全没有。整部影片充斥了各个配角们的忙碌身影:领导们深入灾区进行慰问;解放军、武警奋战在抗灾第一线上;公安干警忙着维持各项秩序;电力部门在野外抢修倒塌的铁塔诸如此类的画面,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的在荧幕上一一呈现,我想问问C导:谁是这部片中的主角,谁是这场灾害中最无助的人,谁是大家最关心的,最想知道的?你丫装什么B?
2、装腔作势
片中对配角们的个性化、深入化报道可谓呕心沥血、无微不至。广州某部队60人的突击队深夜在铲除京珠高速上的积雪,记者深情的报道:现在是零下,但我注意到战士们穿着却很单薄,然后又拿起一个战士的手说,战士的双手由于连续奋战已经磨出血泡了。贵州一电力部门办公室员工母亲因摔伤住进医院,该员工因工作繁忙无法回去照顾,又因通信不好无法了解母亲具体的病情就写了一封家书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真佩服记者们工作的认真态度,这也被他们翻出来了在屏幕中一一念出,还连线该员工的妹妹,仔细询问母亲的病情;广州火车站一50多岁的民警因连续工作昏倒,记着赶紧跟踪报道,原来是因为长时间工作,仅仅能够在办公室休息,有没有东西盖而导致。而与此同时群众的衣服是否单薄,广大不能及时回家的民工家人对亲人的挂念以及站前广场数以十万计的民工的安危冷暖,那些因此而挤伤、晕倒的群众,怎么就不去报道呢?更可笑的是一个女记者在报道中因站立不稳,差点摔倒,旁白马上补充:我们的记者因长时间连续在一线采访而极度劳累,尚未关机的镜头忠实的记录了这一幕。厉害啊,这忽悠的功夫,当观众是傻根啊!
3、无中生有
片中偶尔也会有受灾。受困群众的出现,一般都会在领导进行慰问后,然后就会有一个群众代表出来说:“感谢政府感谢党,我们现在过的很好,大家都理解”之类的恶心话语。我不知道这个代表是不是真的群众?如果是,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反正出现在镜头前的群众总是笑口颜开,满心欢喜的,好像现在不是在遭受灾害,而是过节一样。
本人并没有对战斗在救灾前线的广大解放军、武警战士、普通民警、电力等职能部门普通员工不敬的意思,与此相反,我对此充满钦佩。这是他们的荣誉,更是他们的职责。只是在C导拙劣的策划下,他们成了转移视线和焦点的工具。而本文要表达的就是对C导此等近乎掩耳盗铃般愚蠢行为的愤怒,在资讯如此快捷和发达的今天,C导一意孤行,真是可笑、可恨、可耻之极!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就罢了,休要再拉上人民做陪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