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文化]婚前 - 【闽南祖庭】 - 海陆丰闽南情 广东,粤东,汕尾海陆丰福佬人情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01:41

[泉州民俗文化]婚前

.keysearch{ border:1px solid #EBE6C9;padding:4px; width:500px;}.keysearch_title{ background-color:#FF8E00;padding:2px 0; height:24px;}.keysearch_title form{padding:0px; margin:0px;}.keysearch_title h3{color:#FFF;font-size:12px;margin:0px;padding:5px 0 0 10px;}.keysearch_title h3 strong{font-size:14px;}.keysearch_form{ float:right;margin-right:10px;}.keysearch_content{font-size:12px;}.keysearch_content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keysearch_content li{ line-height:34px; border-bottom:1px solid #EBE6C9;padding-left:8px;}.keysearch_content li a{color:#444;}.keysearch_content li span{color:#FF8E00;}.keysearch_more{ border:none !important;}.keysearch_more a{color:#FF8E00 !important;}

关于“泉州民俗文化”的内容

  • [泉州民俗文化]祭敬亡魂
  • [泉州民俗文化]崇奉俗神
  • [泉州民俗文化]崇拜祖先
  •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泉州民俗文化”的内容
在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先完成择婚和定婚这两项准备工作。选择配偶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封闭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形态下的择偶方式即为封闭式,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无权过问,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期也有托亲友说亲的,在确定缔亲意向时,有的家长也能征求一下婚嫁本人的意见作为参考。接着就是“提生月”,即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神龛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双方家中均平安无事,称“三日圆”。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男方家庭即择日由其祖母、母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尊亲前往女方家中,实察女方容貌仪表等,称“相亲”。这个择偶过程除“相亲”一项外,相当于古六礼之纳采、问名和纳吉,只是纳吉一礼后来演化为今之订盟(也有把订盟归人纳征礼)。婚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择偶,即如此繁褥,足见人们对婚姻之重视。但人们在择偶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当事人日后的幸福,而是家庭及家族的利益,即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因此婚姻由父母包办也就相沿成俗。

    开放式择偶,是指男女青年达到成婚年龄后,即可自由地选择配偶而不受限制,这种方式在泉州以现代婚俗及民国时期的“文明结婚”为多。安溪西坪、芦田等地的男女青年,传统在茶园对歌求偶成婚,为开放式择婚的一种特殊风俗。80年代以来,又时兴于在报刊上刊登启事征婚。不少城市也先后兴办起婚姻介绍所,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男女青年择婚的渠道。

    在择婚顺利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定婚的准备工作。定婚包括“压定”、“行大礼”、“送日头”等程序,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压定”或称订盟,一般由男方女性尊长把戒指、订仪、喜糖等礼品,送到女家,并亲自把戒指戴于嫁女手指上,宣告婚事已定。“压定”之后,男方还得先后三次备办非常丰盛的彩礼送往女家,称“戴手镯”、“送花”和“轿前盘”,合称“行大礼”。清末以来,逐渐把“行大礼”合并为“轿前盘”,称为“花叠盘”或“盘担”。送“盘担”时,要通知女方家庭迎娶吉日及冠笄时刻,叫“送日头”。有的地方是把“压定”和“行大礼”合并在一起举行。“行大礼”把婚前的准备工作推向了高潮,而“行大礼”和“压定”的中心内容都集中在钱物方面,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有酬谢其养女之恩的用意,但过于奢华,反而明显地反映了买卖婚姻的实质。另外,在婚前一两天,女家要派人把金银首饰、珠玉古玩、绸缎布匹等众多的嫁妆送往男家。德化畲民嫁女,旧时有资送刀斧之俗。

    现代泉州民间仍有定婚之俗,自50年代以来,其最大的进步是婚姻论财观念的淡化,即使是民间一些守旧的婚嫁,也开始有明显改革。在六七十年代,嫁妆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三件,就被视为很高档了。如果小俩口或其家长均为国家工作人员,不少人一切从简,有的甚至一个月工资即可办妥婚事。可惜后来婚嫁讲排场的遗风又有回潮,并且变本加厉,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更领奢华风气之先,聘金彩礼动辄以万元计,嫁妆甚至已发展到有汽车、银行支票、套房等。此风不可长,否则普通家庭难以承受。